覃子豪《海洋詩抄》

覃子豪《海洋詩抄》修辭技巧初探

一、前言
覃子豪(1912─1963)是藍星詩社的創始人之一,並實際主導藍星詩社初 (前) 期的發展,曾主編過《自立晚報‧新詩週刊》、《公論報‧藍星週刊》、《藍星宜蘭分版》、《藍星詩選》、《藍星季刊》等;並主持「中華文藝函授學校」等,對於光復後台灣現代詩壇的發展,具有顯著的貢獻,是著名的現代詩人、詩論家與詩教育家,博得「詩的播種者」的美譽。
覃子豪生前著有《自由的旗》、《永安劫後》、《海洋詩抄》 、《向日葵》、《畫廊》等詩集。他的詩作歷久彌新,經常選入各種詩選集,例如《中國現代文學大系》、《現代詩導讀》等,深獲人們的喜愛。其中《海洋詩抄》是他渡海來台後的第一本詩集,不僅題材創新、意象繁茂、文辭優美,更是我國自古以來第一冊全部以描寫海洋為題材的詩集,因而在當時獲得了大多數人的關注與讚嘆。
作者說:『第一次和海接觸,我立刻心悅誠服的作了海洋底歌者。』又說:『它(海洋)摹仿著人類的情感,面對人類的心靈卻又是創造的啟示。它充滿著不可思議的魅力;、、、、我常常在回憶中去捕捉海千變萬化中的一瞬,如同去捕捉人底感情極微妙的那一頃刻、、、』(題記,頁1─3)本文意圖藉由各種修辭方法,探索《海洋詩抄》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技巧,初探當時作者的心理情境,如何將傳統中國文學的「大陸心態」(當時政府播遷來台不久)轉而向「海洋世界」(世界的現代風潮)邁進。
覃子豪的《海洋詩抄》詩集共收錄詩作四十七首,除了前面幾首為早期詩作外,其餘皆作於民國三十五年至四十二年間,這期間正是他因時局或工作需要「流浪徘徊」於台灣海峽時期。這時期覃子豪的詩風格,傾向於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仍未完全進入現代主義階段。而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的技巧,正是建立在善用譬喻與意象的基礎上,譬喻與意象正如我國古老的詩經之作法「比」與「興」二體的作法一樣。
二、修辭技巧舉隅
〈一〉、〈嚮往〉:
〈嚮往〉一詩作於三十五年十二月的廈門,當時正值對日抗戰勝利不久,然而詩人在大陸辦報、謀職皆不順遂,於是想隨台灣的友人至寶島謀求發展。由此詩的背景觀察此詩的第一段:
我像一隻快要悶死的鳥兒
隨時離開狹小的牢籠而離去
像西班牙海盜嚮往著黃金的島嶼
像大不列顛帝國的艦長嚮往著殖民地 (頁7)
〈嚮往〉一詩用「明諭」的技巧表現著詩人當時的創作心境,「我(喻體)像(喻詞)一隻快要悶死的鳥兒(喻依) /隨時離開狹小的牢籠而離去/像西班牙海盜(喻依)嚮往著黃金的島嶼/像大不列顛帝國的艦長(喻依)嚮往著殖民地」時值抗戰勝利、百廢待舉,偌大的中國土地卻無我棲身、發揮所長之地,我像一隻快要悶死的鳥兒想要「離開狹小的牢籠」像海盜、船長般,嚮往著曾經是殖民地的黃金之島─寶島台灣。
此第一段詩句不僅用「譬喻」描繪心境,也用了「排比」與「層遞」法修辭──
快要悶死的鳥兒→西班牙海盜→帝國的艦長;離開(出走)狹小的牢籠→嚮往著黃金的島嶼→嚮往著殖民地。
讓全詩的意境由小而大、由近而遠,第一段就讓可讀性增加,吸引讀者,進而擴大了「嚮往」全詩的視野。第二段:
我將重作一個航海者乘白帆而去
我將再在海上作無盡的飄流
但我又不知道該去那兒?
歐羅巴洲或是亞美利加洲?
第二段的後兩句詩用了「設問」法,以對應第一段詩句擴大了的「嚮往」─黃金的島嶼或殖民地,其實台灣不過是在百浬以外的海島,作者意欲藉遙遠的意象和「在海上作無盡的飄流」(何嘗不是將在人生旅途上作無盡的飄流)的認知呢?表現心中對未知的世界和前途的徬徨與憧憬,完全表露了心中不安與期待的矛盾狀態。第四段寫道:
我知道我會在那飄流的日子裏
想起我曾經眷戀過的故土
即使我在那故土上受盡折磨
而我也會留下思念的熱淚 (頁8)
全詩在這種懷鄉與依依不捨的情緒中作結,與第一段充滿嚮往的意念相比,充滿了「反諷」的矛盾語法。一首好詩正是需要運用多種修辭方法,準確地呈現詩人(作者)當時的複雜情境,表現嚮往與眷戀的矛盾心理,使得作品貼近每一個可以感受的心靈,歷久而彌新。

〈二〉、〈虹〉:
虹是海上的長橋
無數的船像落葉般的
在橋下飄過
我真厭倦在海上流落
要踏上長橋
去覓歸路

看不見橋的起點
也看不見橋的盡頭
踏上長橋
何處是路?
心中憑添了
煩惱與憂愁 (頁26─27)
〈虹〉這首詩作於民國四十年七月的大陳島,當時前線緊急,詩人出差二個多月到大陳島時所作,懷鄉的情緒因故土近在咫尺且歷歷在目,而有所寄託。開頭就用「暗諭」表現詩人的想像,虹(喻體)是(喻詞)海上的長橋(喻依),虹在天上象徵著理想──遙遠而不可企及,但在詩人的眼裡就好像是海上的長橋,連接兩地而可供跨越(至少是心理上的跨越)。然而「無數的船像落葉般的/在橋下飄過」船象徵希望,然而卻像落葉般的飄落,落葉卻已經先暗示著絕望了,多可悲呀。
「何處是路?」這句「設問」詞,是明知故問,有家歸不得的問號更讓讀者產生共鳴,而心有戚戚焉。〈虹〉這首詩象徵著對故國的企盼、對家鄉的想望、對親人的思念,都寄寓在虹能在海上築一座長橋,跨越兩岸以解思念之情。
〈三〉、〈憶〉:
我常常把記憶
沉入深深的海底
而在這失眠的夜裏
我要把逝去的記憶
從被遺忘的海底撈起

記憶是珍珠
記憶是珊瑚
最愉快的記憶
像五色繽紛的魚群
在墨綠色的海藻間游泳 (頁39)

作者在第二段用「層遞」法,兼用「暗諭」法形容他的「記憶(喻體)是(喻詞)珍珠(喻依)/記憶是珊瑚/最愉快的記憶/像五色繽紛的魚群/在墨綠色的海藻間游泳」前二句的「喻依」珍珠和珊瑚都是美麗而珍貴的,讓讀者感覺記憶是非常珍貴而美好的;但是到了後三段作者形容最愉快的記憶,卻是像五彩繽紛的魚群在墨綠色的海藻間游泳,如此層層遞增的象徵手法,又是給讀者更新的感受。
為什麼呢?因為雖然珍珠和珊瑚都是美麗而珍貴的,但畢竟是死的(或是單調而固定的)而詩人最愉快的記憶卻是鮮活的,往事歷歷在目──就如同「五彩繽紛的魚群在墨綠色的海藻間游泳」一般的鮮活。由此可見作者的手法與心思。
〈四〉、〈貝殼〉:
詩人高克多說
他的耳朵是貝殼
充滿了海的音響
我說
貝殼是我的耳朵
我有無數的耳朵
在聽海的秘密 ─ 四十一年一月台北 (頁40)

〈貝殼〉這首詩是覃子豪的名作之一,最初發表在《自立晚報‧新詩週刊》 。此詩作使用「耳朵與貝殼」主客體易位的「仿擬」法,使得同名為〈貝殼〉的詩作而有不同的意境。前段藉高克多「隱喻」的詩作引子「他的耳朵(喻體)是(喻詞)貝殼(喻依)/充滿了海的音響」,耳朵是主體,貝殼是客體,把自己的耳朵形容成貝殼,如同我們拾起風螺等貝殼,附在耳邊就可以聽到嗡嗡的聲音,彷彿是大海的濤聲一般。
詩後半段覃子豪將「貝殼與耳朵」的主客體易位,變成「貝殼(喻體)是(喻詞)我的耳朵(喻依)」,前者「高克多說/他的耳朵是貝殼」是從自我出發,主觀的意味較濃,然則我的耳朵畢竟只有一副,能聽到的聲音畢竟有其侷限。而覃子豪卻將貝殼轉化(比擬)成我的耳朵,意境一下擴大了幾千幾萬倍──「我有無數的耳朵/在聽海的秘密」。把全世界海裡的貝殼,都變成了我的耳朵,在全世界的海洋裡傾聽著海的秘密。前者聽的是海的音響,後者卻有無數的耳朵在聽海的秘密,意境深遠的象徵因此高下立判。
〈五〉、〈烏賊〉:
不知道你從哪裡
偷吃了一肚皮墨水?
現在卻盡量傾吐
像一個自命不凡的作家
到處都是你的
連你自己都不懂得的文字 ─ 四十一年三月台北 (頁55)
〈烏賊〉一詩用「隱喻」的手法,把一些自命不凡的作家「轉化」而「比擬」成烏賊──常用類似墨汁的黑色液體欺敵或是獵捕食物,而被視為海中非常陰險的動物。「諷刺」自以為是的作家,只讀了一些皮毛文章(墨水),就向四處傾吐,唯恐天下不知,深怕不能藏諸山林似的;更有甚者,如同烏賊一般到處抹黑、四處造謠,極其陰險歹毒,但是這些墨水卻是連你自己都不懂得的文字呀!全詩充滿了「反諷」的味道,就是在五十年後的今天來看現在的文壇、政壇,這首詩仍然俏皮而發人深省。
三、結語
覃子豪《海洋詩抄》裡的修辭技巧,在以上修辭舉隅分析來看,作者不僅用「譬喻」、「象徵」法描繪心境,也用了「排比」「層遞」「設問」「反諷」等修辭方法,表現詩的意象美與諷刺性。
更在〈貝殼〉一詩中使用「耳朵與貝殼」主客體易位的「仿擬」法,使得同名為〈貝殼〉的詩作而有天壤之別的不同意境。由此可見,不僅是小說家、散文家、論說家需要熟用修辭的各種技巧,詩人更要善用各種的修辭方法,才能讓詩作的意境更優美、詩想更深遠、更能引人入勝。

四、參考書目
覃子豪:《海洋詩抄》﹐台北:新詩週刊社﹐1953‧3。
覃子豪:《覃子豪全集I》﹐台北,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1965‧詩人節。
周伯乃:《現代詩的欣賞》﹐臺北:三民書局﹐1974‧12。
張漢良、蕭蕭編《現代詩導讀‧理論、史料篇》﹐台北:故鄉出版社﹐1979﹐
沈謙:《修辭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0‧7月再版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6。
張默:《台灣現代詩編目─一九四九~一九九五》﹐臺北:爾雅出版社﹐1996‧1。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11。
張默、蕭蕭編著:《新詩三百首》(上、下)﹐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11。

資料來源: 無名, 2004/02/23

用一生閱讀海洋,看見渺小也看見浩瀚:專訪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海洋文學作家是多數人認識廖鴻基的第一個身份,35歲那年成為職業討海人,他的海洋經驗一直與書寫並行。自言不喜讀書,廖鴻基的寫作養分始終來自閱讀海洋,因為親臨現場,成就一種難以被模仿的獨到筆力,寫海上的生活、海裡的朋友,也寫心性自海洋得到的啟發,至今已勤筆累積了20多本著作。

不嗜文字的人卻成了創造故事的人,大概是海洋值得,也大概是海洋最能理解他,讓他從某些映照中理解自身,「當初沒有想成為作家,只是想找到一個方式來表達自己。」書寫成為出口,廖鴻基的文學也成為不少人看見海洋的窺口,他樂於當海與島民的橋樑,期待藉由海洋教育在體制內外的播種,讓人們心裡長出對海洋立體的想像與嚮往。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圖片提供/黑糖媒體創意有限公司 攝影/張皓然

生態教育的本質是交朋友

年輕時討海維生,生活經驗的落差讓廖鴻基意識到島上與海上的隔閡,「那時多數人還以為魚就是海鮮,鯨豚是國外才有。」1998年廖鴻基著手創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調查台灣海域的鯨豚生態、培育解說員,進而推動賞鯨活動成為一種海島文化,以此作為「恢復」海洋教育的出發點。

「30年前說晚餐吃海豚肉,可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後來吃過海豚的老船長帶我們出海,都說『這麼可愛怎麼忍心吃』,那是一種真正的文化轉變。」許多人為了一探鯨豚面目跨出向海的第一步,然而推行賞鯨至今,依然會收到生態人士或學者質疑,這般舉動對海裡的住客們是種侵擾,但廖鴻基的信念一直很堅定,「生態意識的養成不就是在交朋友嗎?會關心他過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接觸了才有機會開啟關懷的層次。」

經歷過海島與海洋關係疏離的時代,廖鴻基如此提醒,「我們不要延續過去政治戒嚴時的『恐海教育』,不知道危險在哪,才是最危險。不要因為恐懼而背對海洋,面對恐懼做好準備,才是海島的合理態度。」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圖片提供/黑糖媒體創意有限公司 攝影/張皓然

用自身經驗建立台灣海洋資料庫

2003年,廖鴻基發起猶如海上壯遊的「福爾摩莎海岸巡禮」,用一個月時間繞島航行一圈,而出發動機其實源自夢境,「夢裡我和一群已經死去的人在排隊,要選搭一種交通工具繞島嶼一圈,我愛海,當然就選了船。」廖鴻基回想起夢境,笑了笑,「醒來我就在想,活著不繞,死了才繞。」那次出航除了為藍色國土蒐集到更齊全的資料,也開啟大眾對「海上環島」的想像,遊艇、獨木舟,甚至是水上摩托車環島都陸續有志者投入。島嶼明媚,不再只是陸地上的單線描述。

「台灣必須越繞才會越大,如果將沿海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領域,會發現我們其實擁有很豐富的海洋資源,這塊領域才會有更多參與和關懷。」自許為先發,廖鴻基希望用親身經驗建立起資料庫,讓想投入的人有更好的執行基礎;而在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成立的20年後,也發動了「黑潮二十‧島航計畫」,沿當年航線,納入海廢、水下噪音觀測等任務,從「海過得好嗎」的關懷角度,探索拼湊更深層的海洋面貌。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圖片提供/黑糖媒體創意有限公司 攝影/張皓然

隨黑潮看見更大的島嶼、更大的自己

愛海的廖鴻基曾經想過,如果可以選擇生命的結尾,他希望是在海上。「在人生的任務都完成後,告別陸地與親友,以漂流遠行,從此不再回來。」對於非機械動力船隻的漂流嚮往,他一直放在心底。2016年夏天,「黑潮101漂流計畫」啟動,廖鴻基乘坐無動力方筏,身邊跟著一艘戒護船的夥伴,自台東大武海岸隨黑潮北漂至宜蘭蘇澳外海,歷經5天,完成300公里旅程。

以近身姿態、感受自己的血脈置身於地球的巨大脈動之中,黑潮輪廓在廖鴻基的漂流書寫中,成為一抹可見的溫度;同樣熟悉的一片海,也有了完全不同的視野,「來到眼前的魚跟鳥都變大了,看得更清楚了,因為距離親近了。」感官連帶鼓動著心性,漂流放棄動力、放棄操作與被操作,天地間彷彿只有自己,「漂流後感受最深的是『自由』,人總是不斷渴求獲得,身負太重時又想掙脫。其實回歸原始,就能從身體解放心理。」原想親身應證黑潮,從她的視角回看島嶼,卻意外看到一個更大的自己,「當社會是自由狀態,就會擁有很強的創造力。」

廖鴻基說,接下來想要沿著黑潮尋找屢次來訪花蓮海域的花小香,獻花感謝牠們的友好。將朋友牽掛在心上,覺知身為島民的界線之外還有無限浩瀚,這是海洋教給島嶼的事。

陸地上最小的獨立空間是房間;此時的方筏則是海上最小的獨立單位。

房間家徒四壁,方筏則面對開放大海。

海洋隔離、獨有的這片方筏空間上,可坐、可臥、可大聲打鼾、可以完全不用擔心妨礙他人,可以想些有的沒的,可以發呆,可以用完全自己的表情,不一定得微笑,也可以一直講話一直講話,一直唱歌一直唱歌,一直挖鼻孔或一直摳腳ㄚ。

方筏是個解放自己的小小島嶼。

漂流幾天後發現,我留在方筏上的時間愈來愈長,開始懂得充分享受這趟漂流中獨我的島嶼生活。

常大字仰躺,用力打鼾,有時也拿出筆記本,就著帶上方筏的保冷箱為書桌,開始寫作。

我在漂流的孤島上寫作。

天下哪來這樣的書房,伏貼於海,濤聲漾漾,海風滿懷,因視野開闊無從定點為依據,完全不知覺這座書房正以每秒約兩公尺的速度往北快速漂移。

想起過去船隻尚未配置GPS的年代,漁船來到漁場,船長通常先坐下來「聽」海流。這「聽」字,河洛音發三聲重音,音似「挺」。

老船長「聽流」,意思是以聽覺在內的多重感官,來安靜感知船下海流的流向和流速。

我坐下來了,並開始學著「聽」見黑潮。

我坐下來了,我真的坐下來了,感覺到世界變大而且變安靜了。

——摘錄自《黑潮漂流》,廖鴻基著,有鹿文化出版

廖鴻基
1957年出生於花蓮市,1998年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致力於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榮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獎、2018年當代台灣十大散文家等獎項。出版作品包括《遇見花小香:來自深海的親善大使》《討海人》《鯨生鯨世》等,多篇文章並入選台灣的中學國文課本及重要選集。

資料來源: ShoppingDesign, 2020/7/14

109年全國漁民節慶祝系列活動 菊島漁民季10月中旬登島澎湖

全國漁民節慶祝系列活動被視為漁業界每年歡聚慶祝的盛事之一,活動由中華民國全國漁會主辦,澎湖區漁會承辦以及各區漁會協辦。本(109)年度全國漁民節慶祝系列活動將在10月16-18日於澎湖第三漁港廣場(福朋喜來登酒店旁)隆重登場,透過全國模範漁民選拔及頒獎典禮,彰顯獲獎漁民之榮耀,鼓勵更多漁民持續進步,為臺灣漁業一齊努力;主辦單位於10月7日上午假農業委員會農糧署7樓大禮堂辦理全國記者會,隆重向全民公布今年度12位模範漁民得獎者,同時捐贈12,708片國產虱目魚肚給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分享臺灣好滋味,誠摯邀請全臺漁會代表及獲獎者親友蒞臨參與,共同給臺灣漁業最熱情的嘉許。

圖/109年度獲獎的12位模範漁民。

109年度選出的12位模範漁民,凸顯漁民不畏艱苦的精神,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毅力,為臺灣漁業發展影響甚深,包含遠洋漁業-高雄區漁會鐘稚傑;沿近海漁業-蘇澳區漁會吳逢玉、東港區漁會蕭文明、基隆區漁會陳明欽、花蓮區漁會陳朝靜、琉球區漁會林黃秀梅;養殖漁業-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李永鴻、林邊區漁會張詳誌、永安區漁會蘇良委;漁家婦女-瑞芳區漁會連文珍、彰化區漁會林黃嬌;漁業資源保育類-澎湖區漁會莊惠純等12位漁民。

圖/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蒞臨記者會現場。

其中高雄區漁會模範漁民鐘稚傑船長,藉由自身豐富的遠洋漁業漁撈獲得多家漁業公司的青睞,而他在「穩鵬號」漁船喋血案上,果斷放棄數十萬元漁獲,前往救援我國籍漁船一事,更是功不可沒;而養殖漁民李永鴻改良傳統烏魚子的製作工法,製造出口感綿密的低鹽烏魚子,製作出的烏魚子沒有腥味,不用搭配過多調味,就可迸發豐富層次的口感,讓民眾吃到漁產最鮮甜的滋味。模範漁民運用他們的技術與經驗,除各具特色外,在從事漁業的同時,也履行社會責任,樹立產業新的典範,持續為海洋永續發展努力傳承下去。

圖/109年全國漁民節慶祝系列活動即將於下週登場。

今年度全國漁民節慶祝系列活動別於以往的設計,搭配澎湖現為全國淨灘成效第一的縣市,特別在9月辦理菓葉淨灘活動,並推廣使用收集到的海廢垃圾,參與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裝置藝術創作競賽,得獎作品還有機會在福朋喜來登酒店展出,利用海廢藝術提高海洋環境議題的能見度,透過作品題材表現澎湖特色故事,向全國展示屬於菊島的漁業故事與文化。另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漁業署鼓勵消費者多食用國產虱目魚提升免疫力外並可兼做公益, 7月中旬推出「你來買魚人人有魚」,每售出10片虱目魚肚即由漁業署捐贈1片給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2週時間內訂購達12萬7千餘片,漁業署即捐贈12,708片,在防疫期間透過聯合會傳遞物資,讓社會每個角落人人有魚。

「109年全國漁民節慶祝系列活動-菊島漁民季」將於10月16-18日在澎湖舉辦,活動內容以澎湖為主軸,向大眾展示屬於澎湖的特有漁業文化及漁產,活動現場有農漁特產品市集、食魚主題活動、漁業成果展以及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主題活動等,以及經典藝人卡司陣容的全國漁民節慶祝晚會,邀約民眾前往共襄盛舉。更多「109年全國漁民節慶祝系列活動」詳細資訊請搜尋「澎湖區漁會(菊島之星)」粉絲專頁或上澎湖區漁會網站(https://www.penghu-fisher.org.tw/)最新消息將即時更新。

來源:引新聞  2020/10/7

2020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

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

「國際澎湖灣燈光節」以燈光為媒介,打造出來的精美絕倫的澎湖灣光藝術的舞台。以在地人文、景觀、海洋導入設計內容,運用藝術裝置、光雕影像、牆與立面、場域光環境、水面光影、光之互動體驗等,呈現澎湖灣最亮麗的燈光節。

2020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澎湖活動|2020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國際燈光節|澎湖

而今年主題的為「海島樂園 」由國內外藝術家打造多達20幾種藝術燈飾。今年的主燈是高達八公尺的美人魚主燈「海島之歌」,搭配「蓬勃之海」海上燈光水舞秀,打造海陸燈光展演秀,浪漫唯美主燈結合氣勢磅礡的水舞為最大亮點,每半個小時會演出一次!

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

去年燈光裝置藝術「隱匿之海」更是榮獲「2019年布里斯本設計展覽設計類-金獎」,各種五顏六色的華麗燈串紛紛亮燈,在夜中閃閃地發光,彷彿靜止的煙花般恰好停在最璀璨、美麗的時刻,只能說越夜越美麗,今年也是不會讓人失望的!

2020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

除了燈光展出以外,活動開幕當天邀請台灣搖滾天王伍佰&China Blue開唱真的是嗨翻全場,這次燈光節的活動長達二個月,期間也將會有不同的藝人輪番上陣表演,建議大家可以事先查詢表演名單。

來源: ReadyGo 2020/9/14

海的猜想

一身黑褐色羽毛,略帶綠色光澤,雙翅狹長而尖銳,尾長、紅腳、灰色嘴喙的軍艦鳥,緩緩掠過港灣蒼穹,掠過眼眸。軍艦鳥經常在海平面飛翔,在上了年紀的漁夫印象中,牠是海洋旅行家,也是海洋大盜。因為軍艦鳥無法浸入水中捕魚,所以,四處掠奪白腹鰹鳥口中捕獲的魚,而白腹鰹鳥為逃避軍艦鳥的襲擊,也只能在汪洋大海中亂飛,凶悍的軍艦鳥不會輕易放鬆追逐行動,緊緊尾隨,直到過度驚嚇的白腹鰹鳥將叼在嘴喙的魚兒吐出為止,而在牠吐出魚兒的剎那,牠以優雅的飛翔弧度在空中將魚兒截獲,繼續拍著翅膀在蒼穹漫遊。

在基隆海域,遇見了軍艦鳥的午後,驚喜一直在臉上漾盪著……

街道有些許寒意,不自覺打了個哆嗦,瘦弱的肩膀隨著單薄的身子搖晃了幾下。這幾年來在這塊雖然有些熟悉卻又有太多陌生的土地上奔波,為了生活或生存的壓力,肩上的負荷似乎相當沉重,臉上皺紋深了,鬢髮泛白時,才警覺匆匆已過不惑之年。奔波忙碌的歲月,經常把自己當作是北方的侯鳥,當冬天快來臨時,會成群結隊往南方飛。飛越數萬公里的山岳與海洋,精準飛到一個未曾到過而且陌生的南方島嶼避寒,雖然無須知悉這座小島的名字,卻永遠記得這座小島是祖先避寒與繁衍下一代的地方。

出發前,候鳥們沒有辦法知悉南方島嶼是否依然存在,卻又不得不借助於它的存在,才得以完整解釋所感知的事象。恐懼難免,然而,候鳥卻堅持往南飛,以太陽和月亮或星辰為指標,只能觀照無知所帶來的恐懼,卻無法阻止無知所帶來的恐懼,與多年以前中國沿海居民,跨過黑水溝,在臺灣流浪的歲月,似乎沒有太多的差異?

港灣是熱鬧的。

雙翅狹長而尖銳的軍艦鳥緩緩掠過遠方蒼穹。

走在微雨後而濕潤的方磚路上,擦肩而過的人潮似乎少了許多。多年前,禽流感病毒蔓延,我正好在中國大陸漫遊,路過每年在天暖冰融後,都會迎來數以千計的候鳥到此棲息的密雲水,發現每年氣溫回升,候鳥就陸續返回棲息地,而位於北京的密雲水庫是牠們返回後的其中一個家。於是,有些人開始擔心會影響北京的水源,擔心候鳥會將疫情帶到水庫附近的家鄉。

當地官員認為沒有太多的後遺症。

因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候鳥,會在沒有出現症狀與飛回北京之前就會自然死亡,死亡速度非常快,連最後一眼的回眸秀麗山河的機會也沒有!

對候鳥來說,時間與空間都是虛幻的。對我而言,時間與空間也是虛幻的?

一如路過中國西部塔裏木河與「死亡之海」羅布泊場域時,立足於歷史的煙流中,隨著景觀的荒蕪,感受人與地的滄桑。

被稱為無韁野馬的塔裏木河,河水流量因季節差異而變化很大。

每當進入酷熱的夏季,積雪,冰川溶化,河水流量急劇增長,穿行於萬里荒漠和草原上,就像一匹無韁的野馬,在中國疆域咆哮著。我們越過綠洲、戈壁和金黃的胡楊林,來到三河之交的阿拉爾。阿拉爾在維吾爾族語中,是指鹿出沒的地方,然而,舉目所望,一直沒有發現鹿群的蹤跡。

也沒聽見鹿的鳴叫。

有點年紀的地陪,拉正了有點歪斜的寬邊布帽,苦笑著,聳了聳肩,露出無奈的表情。

昔日熱絡的樓蘭古城在不遠處。

因為缺水,只剩下幾處斷垣殘壁。地陪說,根據考古學家從樓蘭古城所獲得木簡文書推斷,當時的樓蘭,氣候濕潤、植物繁茂。漢魏時期的羅布泊,在古樓蘭遺址附近,當時北面的孔雀河,與南部的車爾臣河都匯入塔里木河,然後經庫魯克河,在樓蘭古城北注入羅布泊,羅布泊湖水孕育了樓蘭城的文明;後來,由於羅布泊北移,樓蘭城水源枯竭,樹木枯死,當年繁華的城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居民慌恐棄城逃走,尋找新的水源。羅布泊遷移的原因,是由於塔里木河流水和風攜帶大量泥沙沉積湖中,湖底逐漸淤高,終於使塔里木河無法流入而只好改道。於是,舊的羅布泊乾涸,新的羅布泊得以形成,而新的羅布泊仍免不了遭同樣的厄運。

羅布泊為蒙古語,意思是眾水匯集之湖,史書記載「合受偏西眾山水,共六七支,經流四千五百里」,今日,已是乾涸的沙漠了。羅布泊雅丹地貌之奇特地形,是最壯觀的自然景觀。

羅布泊古稱鹽澤或薄昌海,而我們依然沒有見到高原中的海。

漢代以前,羅布泊是西域最著名的大湖,以後湖水漸少,湖面漸小,到一九七○年代完全乾涸,成了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原,地面一層堅碩鹽殼,反射出白色的光。昔日盛極一時、繁華興隆的絲路南道,如今成為風沙漫飛的荒原,令人唏噓感傷,沙漠西北人口眾多的古代樓蘭王國神祕消亡,更是令人難解的一個謎。近代,羅布泊遷移問題的爭論,讓人唏噓感傷。

路過時,羅布泊荒原是茫茫的鹽漠和一片片風蝕殘丘,這座生命之源的湖泊,目前是戈壁、沙漠、鹽漠與風蝕殘丘,鹽漠最為浩瀚。地陪說,如果從高空俯瞰,高低起伏的鹽殼地帶,猶如大海的驚濤駭浪。羅布泊大量鹽是怎樣生成的?從塔里木盆地形成之日起,羅布泊便匯集塔里木河、孔雀河、且末河及疏勒河等大小河流的尾水,成為一個巨大的積水、積鹽區域。由於羅布泊地極其乾旱,猶如一個巨大的天然蒸發器,匯集到窪地中的水分和鹽分,不斷進行蒸發和濃縮,直至變乾,最後,鹽分在窪地的地表大量聚集,形成一望無際的鹽鹼地。

鹽,令人想起了濕地。

許多叫不出名字而罕見的水鳥,飛過蔚藍的蒼穹,於涼風微微的日子裡,任何一隻水鳥自眼眸飛起,都是一首美麗的詩,記錄北臺灣香山溼地曾經擁有的風華!

一群群叫不出名字,即使在賞鳥圖鑑上仔細比對,有時候仍然難以釐清身世的水鳥,或高或低飛過眼眸,或靜靜站著不動,如已倦怠的流浪漢露出的軟弱眸光,似乎擔心著還沒有著落的午餐。

路過時,懷疑基隆海岸線,究竟還能孕育多少的生物?

遠方低空飛過的水鳥,一路悲鳴著,莫非已警覺到在海岸群集的生命已一寸一寸被人類的無知所摧殘?

想起了年少時生活的困頓,在海邊居住時的歲月,由於越過了屋後的防風林,就是濕漉漉的沙灘,是蔚藍的大海,閒暇時,村子裡的人會帶著水桶與圓鍬,沿著沙灘追捕招潮蟹,帶回家當作餐桌上的海鮮。

招潮蟹的行動快速,似乎只要聽到腳步聲靠近,立即迅速移動身子,或躲進沙灘上洞穴裡,於是,我們就用圓鍬沿著洞穴延伸的方向,一直往下挖,很容易發現受了驚嚇的招潮蟹,假裝死亡的模樣,一動也不動以身體和泥沙同色系的優勢,想鬆懈狩獵者的警戒心,然而,每次都無法逃過我們的獵捕!

曾經花了很長的時間觀察招潮蟹奔竄的行徑,也對招潮蟹的生活習性有了初步且粗淺的認識,想起台灣招潮蟹求偶行為,也令人忍不住想笑。

雄性招潮蟹求偶時,會垂直揮動大螯,而且經常是許多隻雄蟹,同時對一隻遊蕩的雌蟹進行求偶,求偶成功後,雌雄蟹會在洞口或洞內進行交配,雌雄配對後,雄性招潮蟹會在洞口建築高大的煙囪突出物,向其他的招潮蟹告知自己的勝利!也許,招潮蟹勝利的手勢一直沒改變,然而,喜悅的歡呼卻是永恆的,如潮水拍打著沙灘,記錄著招潮蟹曾經擁有的風華?

我們選擇了一處不容易騷擾飛鳥的沙灘,停下了腳步,靜靜觀察螃蟹自眼眸中的爬行路徑,觀望遠方水鳥飛過蒼穹的浪漫!

一群不知名的水鳥斜斜飛過眼眸,朝遠方的防風林飛去。透過相機的觀景窗望去,喜歡定點休息,隨漲退潮而在潮線間上下移動的不知名水鳥,在遠方逗留,我們盼望中的水雉一直沒有出現。

基隆海岸應該是看不到水雉的!

臺灣水雉的族群數量已逐漸下降,多次路過西部海岸溼地,一直沒有見到水雉的身影,也許想看到水雉歡喜覓食與飛翔,除需要幾許的福氣之外,還需要長時期的等待,等待生態環境的還原,等待水雉對這片土地的眷戀?

遠方,一群沙蟹,走進漁夫的網就回不來了,只有潮汐跳著水花的岩礁,抹黑臉,控訴貪婪遊戲,有人嚴重犯規。漁夫在沙灘守著夕陽,魚網上斜掛的是冷風的寂寞。

來源:中國時報/鄧榮坤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622000665-260115?chdtv&utm_source=dable

 

台灣需要發展怎樣的海洋文化?

劉 新 圓 ( 2007 年 10 月 4 日 15:04)

關鍵字:海洋文化 台灣 國際化

民進黨自建黨以來,經常標榜要發揚台灣的「海洋文化」,如 1996 年彭明敏參選總統提出的「海洋國家」主張,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等等,其目的是要擺脫傳統大中國「陸地文化」的束縛,為台獨建國發展合理的論述。自 1990 年代起, 台灣一連串改革、開放與解除解嚴的民主化過程中,「海洋文化」的主張,刺激了許多文化人重新思考台灣的定位與發展,而其論述在無形當中,變成了民主與改革的另一個代名詞,甚至成為知識份子用來攻擊國民黨威權體制的武器。於是, 台灣民眾不知不覺間,將「中華文化」、「國民黨」與所謂封閉、保守、落伍的「大陸平原文化」劃上等號,而所謂開放、進步、活力的「海洋文化」,則儼然成了民進黨的專利。

然而,將中華文化全等於平原文化,其觀點本身就是對中華文化缺乏認識的一種偏見,而且,民進黨執政七年以來,不但沒有落實上述海洋文化的精神,相反地, 它的所作所為,卻是比所謂保守的「平原文化」更落後的「島國文化」–狹窄、短視、自私、鎖國、貪婪,使台灣越來越像與世隔絕的孤島。而其如火如荼進行的去中國化,更是把台灣文化的根一點一滴地拔除。

有鑑於此,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海洋文化的意涵,尤其是中國歷史與海洋文化的關係,台灣海洋文化形成的來龍去脈,以及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海洋文化發展的情形。唯有破除成見與刻板印象,才能發展正確而有益的海洋文化觀。

壹、歐洲海洋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歐洲海洋文化的起源是在地中海。地中海介乎歐非亞中間,本身近乎封閉,島嶼眾多,沒有像太平洋的颱風與大西洋的颶風,其海面較平靜,適合航行,因而孕育了歐洲文化的主要根源古希臘文化。[1]因此,歐洲人的文化擴散在其精神和實際的空間動線上,一直充滿海洋以及「走向海洋」、「穿越海洋」的特質。[2] 海洋對他們而言,不是屏障,而是聯繫他國的紐帶,使他們透過通商,得以吸取海外經驗,融入世界潮流。[3]

面對海洋,不斷地探索未知世界,使希臘文化孕育出一項很重要的特質,即崇尚真理、知識。我們知道,歐洲的哲學源自希臘,而「哲學」”philosophy”的原意就是「愛智」。這種視真理超越一切、不受意識型態或權勢左右的態度,深深

影響日後歐洲理性主義、科學乃至民主政治的發展。像亞里斯多德的「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以及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在歐洲以外的任何文明都不可能出現的。現在有些國家一直想躋身世界大國,但是,如果愛智、理性的精神沒有落實,則即使國力再強大,骨子裡仍然是落後國家。

歐洲海洋文化還有一項特點,就是尚武、侵略性,這點可以自希臘海神波賽頓

(Poseidon)的形象看出。波賽頓被塑造成一個手持三叉戟的壯年男子,騎著駿馬在海上飛馳,所到之處,波浪翻湧,所以人們認為,必須服從他,否則會遭到報復。這種對強權的崇拜,以征服、冒險、掠奪為本質的海洋文化,恰恰反映在歐洲的海洋史。連黑格爾也說:「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從事掠奪。」歐洲自十五世紀末開始世界性的遠航以來,便在各殖民地從事掠奪、屠殺,而歐洲文明的發展,很大程度也是建立在犧牲其他民族的基礎之上。[4]不斷擴張、侵略的結果,不僅造成弱勢民族的浩劫,也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最終將威脅人類本身的生存。

但卻正是這樣的霸權令我們欽羨,因為,中國便是在歐洲殖民史當中,慘遭列強欺凌。知識份子從主張「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到「全盤西化」,無不是為了迎頭趕上西方列強。「走向海洋」,也就意味著走向進步、文明和現代化,與列強並駕齊驅。

貳、中國的海洋文化

將中國文化視為完全封閉的大陸文化,是以偏概全的看法。事實上,中國古代史就是海洋性格的夷越民族與大陸性格的華夏民族相激盪的歷史。[5]中國大陸沿海,自遼東半島、渤海沿岸、山東半島、蘇北沿岸,至江浙、福建及廣東地區, 都是海洋文化孕育誕生與發展的基地。[6]中國的航海業自唐朝起就十分興盛,泉州曾經是世界第一大港。自唐玄宗開元年設立了「廣州市舶司使」,南宋時期,全國有十一個市舶司,相當於現在的海關。[7]透過日益興盛的航海活動,中國民間與海外進行商業及文化交流活動,並出現人口向外移殖的現象。[8]不過,中國沿海遠較地中海危險,尤其若遇上颱風,幾乎在劫難逃。所以,中國海神的代表「媽祖」,其特性與希臘海神波賽頓有很大的差別。第一,媽祖是女性,而且是由人化為神,而波賽頓是男性之神。第二,波賽頓的形象是富侵略性的戰神,人人敬畏,媽祖則恰恰相反,是庇佑海民,使其免受大海威脅的母愛之神。因此,中國的海洋文化,並沒有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性與強占性,相反地, 它展現出更多的和諧與寬容。[9]與西方海洋文化相較,中國海洋文化顯然缺乏探索未知的精神,換言之,海洋文化在中國,並沒有內化為知識論的一部份,這實與中國的朝廷及知識份子並不重視海洋經營有很密切的關係。中國古代海運固然發達,但它基本上只屬於商業及漁業階層,而中國向來重農賤商,知識份子對海洋的開拓更是毫無興趣。市舶司的設立,目的是管理,朝廷卻從未鼓勵民眾積極向海外發展。因此,海洋文化從未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海洋對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而言,只是深不可測、遙不可及,令人望而生畏,而極少人想去一窺究竟,甚或去征服它。明朝因為倭寇作亂,數度實施海禁政策,甚至曾經連捕魚撈蝦都禁止,在在顯示一種對海洋的恐懼與逃避心理。[10]也因為這樣的鎖國政策,使得中國原本已被迎頭趕上的航海技術,更加嚴重落後。

參、台灣的海洋文化

台灣的海洋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海洋文化的延伸,但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比起大陸沿海地區,有更多機會吸收不同文化。它地處世界最大海洋與最大陸塊之間,也在亞太花采列島的軸心位置,自大航海時代以來,即成為列強覬覦的對象, 換句話說,台灣自十七世紀始,其命運就透過海洋與世界相聯繫。[11]1624 至1662 年的荷蘭統治,1626 至 1642 西班牙統治,以及 1895 至 1945 的日本統治, 這些外來文化或多或少都對台灣文化產生影響。所以,台灣文化,可以說是以漢文化為本,融合原住民文化、荷西文化、日本文化乃至近代的美國文化所呈現的多元性的海洋文化。

台灣的地理位置不僅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深具經濟價值。荷據時期,即以台灣為輸出、補給的轉運站。[12]國民黨執政時期,積極發展海洋產業,使台灣遊艇輸出名列世界前茅,遠洋漁業遍及全球,拆船業一度成為世界之冠,而台灣的國際貿易,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主要因素。[13]因此,儘管解嚴時期許多海岸因安全問題而不得不封鎖,而且政界、知識界也未關注海洋文化,但台灣實際上已憑藉著海洋而活躍在世界的經濟舞台上。

反觀民進黨執政,雖然「海洋文化」喊得震天價響,但是它的實際作為卻不是海洋文化,而是十足的「島嶼文化」。島嶼文化比起大陸文化,更形封閉、保守, 而且還具備了大陸文化所沒有的短視、狹窄與膚淺。執政者眼裡只有權位,為了保住權位,不惜挑撥族群間的矛盾,製造仇恨與對立,將國民黨妖魔化,破壞兩岸和諧,甚至阻撓兩岸交流,並從中牟取政治利益,這是短視近利的井底之蛙心態,而文化去中國化、三不五時喊「中國豬滾回去」,更是膚淺、心胸狹窄的島國文化典型。

在大航海時代之前,人類文明的主要發展地區是大陸,而海洋則是隔絕各大文明 的屏障。唯有在航海技術高度發展之後,才打破障礙,將各大文明聯繫起來。因 海洋文化高度發展而從小國翻身為大國的典型代表,是英國與日本,它們突破了 島國的限制,化海洋的阻力為助力,向四周擴散:英國曾是日不落國,而日本則稱霸亞洲,甚至一度偷襲美洲。即使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這些靠海洋爭霸的國 家,其競爭力仍不容忽視。從這個歷史的角度來看,台灣充其量只是在海洋文化 發展當中,被波及、甚至是被欺負的一個小島而已。如果一定要說台灣曾展現了 什麼海洋文化的力量,那就是在國民黨執政時期透過國際貿易所創造的經濟奇蹟。因此,國、民兩黨在發展海洋文化上,一個是只做不說,另一個則是光說不練, 等於相反的兩個極端。

肆、海洋文化實為國際化的代名詞

國內有關海洋文化的論著並不多,除了零星的幾篇相關論文之外,唯一較完整的書籍是邱文彥主編的《海洋文化與歷史》。然而,這本論文集的重點在歷史,而且以資料性的呈現為主,較少提出論述性的主張或願景。

無論如何,海洋文化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已成了「歷史」。因為,當殖民時代過去之後,列強也就不可能再靠著海洋爭奪土地、耀武揚威了。試問,現在有多少人出國是坐船呢?又有多少高科技產業是靠船運呢?近十年來,有些文章或歌曲裡還會寫道「飄揚過海到美國」、「飄揚過海來看你」,其實作者本身是坐飛機, 根本不是坐船,卻要拿十九世紀末廿世紀初的記憶硬套,未免矯情。這種心態就如同在以航空時代為國際交流主要媒介的今天,卻還念念不忘人類光榮的海洋史一樣,「落伍」了。

大陸著名紀錄片「河殤」所展現的對海洋的眷戀,其實是對十九世紀受海洋列強欺凌的反省,並且夢想有朝一日可以從數千年的「陸封」狀態,跟隨歐洲人大航海的腳步,重新崛起,讓世人刮目相看。所以,無論大陸或台灣對海洋文化的憧憬,說穿了,都象徵著「稱霸國際」的野心。如果我們沒有認清這一點,那麼, 一切「海洋文化」的主張或政策,都將成為空談,且無助於提升國際競爭力。

由是之故,我們必須先弄清楚,提倡海洋文化的目的是什麼,而提倡的手段是否可以達到我們預想的目的。目前可見的有關發揚海洋文化的主張,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物質性的,另一是精神性的。物質性的不外乎親海、近海,加強海洋生態保育,推動海事發展等等。精神性的則為效法海洋的特質,如冒險犯難、開疆拓土、包容博大、善養萬物、創新求變等等。[14]前者主要屬於永續發展的課題,是絕對要提倡的,但它與打入國際社會無關,而冒險犯難、開疆拓土等精神性的海洋特質,才是進軍國際所需具備的胸襟與氣魄。

可見,台灣現在所需要的「海洋文化」,實為一種以海洋為模範的思想、視野與行為模式,其目的是為了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使台灣在國際社會上,成為不容小覷的「強國」。因此,陪養國際觀以及躋身國際的企圖心,是絕對必要的。但是,除了抽象的觀念與理想之外,也要配合具體可行的方法與有效的政策,例如提昇全民的外語能力,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與組織,鼓勵進軍國際市場,加強各項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等等。無論如何,要讓世人尊敬台灣,先決條件,仍要以培養台灣的實力為優先。今天放著許多可行的管道不做,卻要傾全國之力,去爭取「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實為緣木求魚,不僅白白浪費資源,更反而阻礙台灣往國際發展的空間。

海洋文化的對象,實際上並不是海洋,而是陸地,海洋不過是手段、憑藉而已。殖民時代,列強的船隻在海上航來航去,其目的不外乎發現並搶占新的土地,或者從弱小國家掠奪資源。他們一度夢想南半球也有像北半球一樣廣大的陸地,可惜最後的發現未如預期。最近新聞報導,北極因全球暖化,冰層嚴重融化而露出部份陸地,蘇俄、美國、加拿大便紛紛搶占,可見即使到廿一世紀的今天,人類擴張領土的野心並未稍減,就算利用價值低的極地也不放過。

伍、結論

台灣必須認清自身土地狹小的事實,把眼光放向國際,否則,仍會陷在海洋的隔絕裡,固步自封。這幾年來,台灣內部有一件十分弔詭的現象,那就是,「愛台灣」變成了撕裂族群、排除異己的口號,其結果反而使台灣不斷地內耗與沉淪。我們誠懇地呼籲島內有影響力的人們,包括政治人物、媒體人、知識份子等,如果真的發自內心愛台灣,就請停止在島內製造仇恨與對立,先效法海洋文化有容乃大的精神,把眼光放長放遠,然後在愛與包容的基礎上,鼓吹正面的海洋文化觀,使它真正成為全民的共識,才有希望把台灣從狹窄的島嶼國家變成無遠弗屆的海洋國家。

  • [1]徐曉望,《媽祖的子民閩台海洋文化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34。
  • [2]潘朝陽,〈文化地理觀點中的海洋與文化〉,《海洋文化學刊創刊號》(2005),277-290,本文引自p.284。
  • [3]  徐(1999),13, 29。
  • [4] Ibid, 407-410。
  • [5]黃聲威,〈淺探海洋文化(上)〉(漁業文化 170 期),39-49,本文引自 p.43。
  • [6]李東華,〈從海洋發展史的觀點看「海洋文化」的內涵〉(海洋文化學刊創刊號,12),265-268,本文引自 p.266。
  • [7]〈市舶司〉,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8%82%E8%88%B6%E5%8F%B8&v ariant=zh-tw。
  • [8]  李東華(2005),267。
  • [9]有關波賽頓與媽祖的比較,參見徐曉望(1999)之相關討論。
  • [10]〈海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3059.htm
  • [11]李明峻,〈大海之子,你準備好了嗎?〉,《新新聞》第 431 期。
  • [12]「台灣的海洋文化」,http://www.dang.idv.tw/history6.htm
  • [13]鄭水萍,〈台灣的海洋文化資產〉,《海洋文化與歷史》(邱文產主編,台北: 胡氏圖書,2003),91-206,本文引自 162。
  • [14]方力行,〈海洋性格的文化,海洋內涵的教育〉,《研考雙月刊》(24 卷 6 期,2000.12),37-39,本文引自 p.38。

 

文章來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s://www.npf.org.tw/2/3064

海科文創商店5/19試營運 推出「海洋保護傘」撐海洋

連續多日零確診,即將邁入後疫情時代,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超前部署,前籌備多時的海科文創商店將於5/19開始試營運,期間除多樣優惠好康外,首波也推出「海洋保護傘」商品預購活動,邀請民眾一同響應購買。

0801

海科商隊是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自有商店,以往商隊僅透過販賣機或是特展小部分空間短期營運,不少民眾表示扼腕,海科館現於主題館3F北火大廳設立文創商店,包含伴手禮等商品,樣式多元豐富,在試營運之初,除了優惠折扣外,部分商品還有滿額贈禮,且該地點不需要購買門票也可入內,舒適的商品陳設及專屬服務人員讓大家可以在商店裡盡情選購。
除嚴選與海洋相關的商品外,搭配海科館的展覽、建築物特色等,海科商隊也推出不少文創商品,如與印花樂聯名的獨家海洋餐具組、蘇眉魚紋運動毛巾、海蛞蝓日式頭巾、航海日記手札等,都是一推出即獲好評搶購。

「海洋保護傘」是以藝術家連建興的畫作《北極熊冰山漫遊台北盆地》為開發藍圖做成的晴雨兩用自動傘,該畫作寓示自然環境在人類文明開發過度沉淪後,大地之母仍願意承載著人們的罪惡與救贖,以溫柔的熱情和寬容,默默地承載著…,而,傘不僅提供我們不被雨淋、不讓太陽曬,就如同覆蓋地球的海洋孕育80%的生物一樣,因此藉由藝術家理念推出了海洋保護傘,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將自5/20起開放預購海洋保護傘,期待與您一起撐傘、一同撐海洋。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陳素芬指出,疫情逐漸回溫,在全台疫情有效的控制下,海科館除了謹慎防疫,也逐步調整館內的營運時間,並於六月起回復原有營運,平假日各展館皆於9:00至17:00如常開放,首波在明日試營運的文創商店希望大家多多給予支持,在這時候推出的海洋保護傘,除了呼應即將到來的國家海洋日以外,也希望透過撐傘向全力守護國內防疫安全的所有人表達敬意,並期許大家一同迎接防疫新生活。
海洋保護傘預購連結https://forms.gle/EUwe8uHfUBKaP7wW7

來源:桃園電子報

腳跡船痕 — 航出去的海洋文學

講  師

廖鴻基

簡  介

1957年生,花蓮人,花蓮高中畢業。曾在沿海漁船工作;曾籌組「尋鯨小組」從事鯨豚海上生態調查;規劃及推行賞鯨活動;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 執行「墾丁鄰近海域鯨豚類生態調查計畫」;隨遠洋漁船遠航執行「台灣遠洋漁業隨船報導」;率繞島團隊執行「福爾摩沙海岸巡禮計畫」;隨貨櫃船遠航執行「台灣海運隨船報導」;海洋生物博物館駐館作家;靜宜大學訪校作家;東華大學駐校作家。

著有《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來自深海》、《尋找一座島嶼》、《山海小城》、《海洋遊俠》、《台11線藍色太平洋》、《漂島》、《台灣島巡禮》(編著)、《腳跡船痕》、《海天浮沉》、《領土出航》、《後山鯨書》、《南方以南》、《飛魚百合》(出版中)。曾獲時報文學獎第16、18屆散文類評審獎,聯合報讀書人文學類1996、1997年最佳書獎,1996年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第一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第12屆賴和文學獎,第12屆巫永福文學獎,2006九歌年度散文獎。

講  題

腳跡船痕 — 航出去的海洋文學

講  綱

一、文學不僅是關起門來的創造,也不是可有可無的浪漫。

二、科學、哲學、文學,人類累積至今的三大繁複交響曲。

三、海洋環境、海洋文化、海洋文學,流動的上下游關係。

四、海洋文學的時代意義:讓自己擁有更開闊的機會。

五、富足而守成,不足而進取。

六、海洋文學改變我們看海的視野,改變我們對海的態度。

七、海岸、海港、漁業、海洋生態、海運、海洋環境都是海洋文學的場景。

八、海洋是書頁,海面是稿紙;走出去、航出去的海洋文學。

九、海洋文學:

A、以海洋為書寫場域的文學作品。
B、以美學詮釋海洋文化,並滲透著海洋精神的文學作品。

十、海洋文學世界名著:《白鯨記》/梅爾維爾/、《冰島漁夫》/畢爾.羅迪/《黑暗之心》/康拉德/、《老人與海》/海明威/…

十一、海洋文化:沿海居民依海為生長年累積形成與海有關的共同生活習慣。

十二、海洋精神:為了克服海洋環境限制,向外尋找生機,而養成積極、冒險、患難、活潑、進取等精神。

十三、我的海洋文學經驗:

小時候海很寬,海水很藍。

一出生就已註定,穩固的山脈、蕩漾的海波,都將是我眼底和心裡,橫豎經常的形影。

海洋藉由浪濤的手,不停的在灘上擺設及置換形形色色的漂流物。巧妙配色和弧美流線的各樣貝殼、或軟或硬的珊瑚碎屑、綠色褐色紅色的各種海藻、巧手琢磨的木頭、不知名幾何圖案的多種生物硬殼或殘骸……一一都海水洗過,再精心美編,隨著海潮的漲退動線,排成灘上彎彎曲曲的線條。

喜歡沿著這條線走,依序循看海洋送給海邊的繽紛禮物。

無數次嘔出膽汁;無數次拉網、拉魚,力量都用盡了,虛脫的躺在甲板;無數次看著舷邊濤浪,心裡害怕 …

老船長好幾次跟我說:「走不識路啊,走討海這途。」

每一褶波浪,都彷彿是翻不盡、看不透的書頁;船隻航過留下船痕,常覺得海面是一張偌大的稿紙。心裡明白,即是窮一輩子航海,也航不盡、航不透她每個角落。

當鯨豚來到,好幾次我在舷邊靜靜觀望。

接近船邊的你們似乎帶著某種衝動;無論形體大小、發出的鳴哨聲及各種行為,你們與我過去所接觸的許多種動物,感受完全不同。

你們的行為,以及你們身上常出現的彷彿符號或訊息的各種刮痕,我常常想,這些會不會是大海透過你們、透過許多種方式,想表達什麼。

許多年以後,當我經驗了更多航行、走過更廣的腳跡、吹過了更多海風;當你們再次來到船邊,忽然感覺到,透過你們的身,這次我將比以前更能體會,大海將要訴說的故事。

有必要宣示,沿海是海島當然且必得尊敬的生活領域;讓我們以實際的航跡圈起台灣的新海岸線。因為夢想,所以遠航。

海洋夠寬,夠我一輩子航行不盡;大海夠深,夠我們一輩子探索不完。

越接觸越陌生,愈陌生就愈鼓勵自己的有限和渺小必需透過不斷的探索以為彌補。海洋提供了無窮的探索場域,提供了一再出走及回歸的方便途徑。

如老船長說的:「滿載豐收沒有訣竅,出海便是。」

 

海洋文學探索

—主講人:廖鴻基

壹、演講大綱

一、海洋環境    海洋文化    海洋文學。

二、海洋文學的時代意義。

三、海洋文學與海島子民的關係。

四、海岸、海港、漁業、海洋生態、海運、海洋環境等都是海洋文學的場景。五、海洋是書頁,海面是稿紙;我的海洋文學經驗。

六、走出去、航出去的文學。

七、海洋文學:

1、以海洋為書寫場域的文學作品。
2、多彩的人生,情感的海洋;內在的視聽,思想的海洋;靈智的覺醒,禪理的海洋;真實的水性,體驗的海洋。
3、以美學詮釋海洋文化,並滲透著海洋精神的文學作品

八、海洋精神:

1、富足而保守,不足而進取。
2、不足、有限下的進一步的思維。
3、積極、冒險、患難、活潑、進取。

九、海洋文化:

1、 特質:流動的、開放的、多元的、包涵的。
2、 信仰、漁業、船舶、移民、海岸、海港、海軍、海洋生物、海權等。

十、海洋文學:

1、以海洋景觀、生物或以在海上工作的人為描寫對象的文學作品。
2、深刻展現海洋精神,描寫人與海洋生息與共互動關係的文學作品。
3、以美學詮釋海洋文化,並滲透著海洋精神的文學作品。
4、海洋藝文四要素:(黃聲威) a、精準的海洋知識      b、豐富的海洋情懷      c、廣泛的觀察與感受    d、獨特的海洋經驗。

十一、海洋文學世界名著:《白鯨記》/梅爾維爾/《冰島漁夫》/畢爾.羅迪/《黑暗之心》/康拉德/《老人與海》/海明威/……

十二、台灣海洋文學:

1、海洋詩:覃子豪:《海洋詩抄》;朱學恕:《飲浪的人》、《海嫁》、《海之組曲》;汪啟疆:《夢中之河》、《人魚海岸》……
2、海洋散文及小說:東年:《失蹤的太平三號》;呂則之:《海煙》;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神話》、《冷海情深》、《黑色的翅膀》、《海浪的記憶》;廖鴻基(作品如簡歷) ……

十三、台灣海洋環境敗壞及海洋文化式微的原因:

1、長期政治戒嚴。
2、黑水溝情結。
3、重陸輕海政策。
4、以大陸形國家思維經營海島體質的國家。
5、污染擴及海域生物資源枯竭。
6、惡性循環下的停滯狀態。

貳、延伸閱讀

融入

        2008 年受邀為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駐館作家,這一年來,館裡時常徘徊。墾丁、水族、恆春半島……陽光加海洋融成的旅情,海生館展場裡處處可見。

對比遊客熱鬧和南台灣熱帶風情,像是從豔陽下躲進來冷氣房,展場水族缸始終泛漾著神秘涼冷的色溫。好幾次,我在巨型水族缸前駐足。

不一定是被缸裡繽紛梭游的水族吸引,常常只是凝望和遐想。有時,心神幻覺般一不小心便融進缸子裡。這讓我想起年輕時坐在灘岸看海,拍岸濤聲波波串疊,一不小心便感覺大海勾捲她的指頭一次次向我邀約。許多年以後,跨海航行,舷邊依然看海,只是甲板上的眼線隨波俯仰,隨船隻一步步滑行在那經常反射天光的海面;海風遍織漣漪,藍綢海面始終揚動不息,真像是大海為了遮掩船隻窺探而敷在自己臉上的紛揚薄紗。

不過薄薄柔柔一層。

暫時的跨界或浸身或許不難,融入則非比尋常。

空氣和水各自舖張擁塞的兩個世界,不停地交接摩娑,以風行、以流光、以水氣,不曾停止相互間的應許、交流和循環,但是,兩個世界分明界隔。屬於水的和屬於空氣裡的,鰓和肺、鰭和肢、游和行,不僅形體、形態,包括生活模式也都截然不同;宛如兩個造物主在競爭下各自創作出風格迥異的兩樣作品。

海生館裡的大型水族缸,裡、外相隔的往往是一豎厚重的玻璃牆,這堵牆看似絕斷重落, 但允許我的視線輕易穿透。

不曉得我的駐足,可是為了更進一步。

這一年駐館,心裡頭是試著想要探尋除了航行以外,跨界融入大海的另個通道。岸、水,兩個空間圍繞的島嶼,這兩個密切交接的空間,理當和諧、尊重、融洽,但我們的島所呈現的好像剝削、敵對更多。海的寬闊足以彌補海島有限,海島背海或向海發展自然呈現不同格局。

我們似乎融入不夠。

但融入的點在哪裡?

過去,行走海岸,航行出海,潛入水裡,或者下網、下鉤 … 這麼多年來,我似乎在摸索之間可能相連相通的一扇門扉。

當他衝破阻撓,撞破水面,遁入水裡,光影濾減大半,寒涼即刻裹抱周身。

每一顆他衝撞帶下來的氣泡,紛紛急著上漂想要回到原來的世界;已經憋住縮脹喞吸的肺泡,也不斷提醒他回到水面的必要。

似乎不急,他轉動頸子,從周邊到深下的黯淡裡,這麼多年來,他從不放棄尋找那道融入的門檻

發現自己在水族缸前仰望凝視。

牆垣或許深遠兩斷,但意念若橋,水族缸透明的玻璃和神秘的光影,輕易便擷住我的意念,我的想像得以跨越現實限制,感官受水波泛漾牽引。我心裡想,這會不會就是尋覓多時輕巧就能融入大海的一條通道。

缸體清澄水光夢一般地搖晃,我的凝望跟著爍爍波瀲穿透,慢慢融化了兩個世界間厚重的隔閡。

身體不必沾水,悄悄地,意念已經潛入。

水液、空氣裡容身的感覺完全不同,呼吸及活動方式自然也完全不同,當我潛入缸裡, 水體周密裹抱,波濡切身,水液的指頭在身上每顆細胞按捺捏塑,不斷地修飾雕塑我多所抗阻的體態,如微風一下下細緻地拂梳鳥禽飛羽。

我的臂和踝,於是長了鰭,趾間有蹼……啊,回首發現自己身上如水的流線。

周邊不再是以為的牆,透明玻璃在水裡融成了一再複製的鏡面,從原本的固著厚重軟化為無比深遠的幻境。旋個身,我輕巧地滑轉一圈視野,周遭的矇矓似乎無法碰觸、不能抵達。

這裡,擺個鰭跟上,就能與水族併游。

不若飛鳥輕盈,但地心不再沉重;情緒在觸覺與回憶裡穿梭,感受兩個世界各自的冷暖; 水中浮沉,不再有墜落的恐懼。

當腳和手完全被鰭所取代,如同空氣裡長了翅,意念搧風,夢一般就能飛揚。這裡,不再只限於貼著底面行走。所有足字邊和手字邊形成的動作和意義:跑和跌,掙扎和擷抓,這裡都已不再需要。

所有的行動意念剩下停不下來的泅游或飛翔。水光泛泛,編織清冷。

我的思想、念頭和語言,一一冷靜下來。

當我抬頭看向水面,上揚的一串串珍珠水泡,如蕩漾不息的書寫,在水面化作暫時的刻痕;那注定留不下來的片刻。

回過神來,水族缸前想起好多年前,浪濤的手一次次對我召喚:「來我的懷裡當一條魚。」

因為嚮往,我的心神經常往復出返。

無數次舷邊拉繩、獵魚、拔索,常知覺自己體內有些什麼已透過這些年的拉扯,一次次地在水和空氣間穿梭、縈繞。

這次將不再阻抗,是融入。

摘錄自《南方以南—海生館駐館筆記》

談海洋文學的閱讀教學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柳秀英 副教授

一、前言

  • 遠見雜誌2010年台灣閱讀調查結果
  • 書本就像降落傘
  • 建立閱讀習慣,擴展閱讀領域
  • 認識及閱讀海洋文學

二、海洋文學簡介

何謂「海洋文學」?

  • 英美文學中有許多海洋小說,然尚未有明確的「海洋文學」定義。
  • 廣義:舉凡以海洋景觀或海洋生物, 抑或在海上工作的人為描寫對象的文學作品,都可以稱之為海洋文學。

英美海洋文學的經典作品

  • 希臘荷馬的史詩《奧狄賽》
  • 英國莎士比亞的劇作《暴風雨》
  • 英國笛福的小說《魯賓遜漂流記》
  • 英國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遊記》
  • 生於波蘭的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水仙花號上的黑鬼》、《黑暗之心》、《吉姆爺》
  • 蘇格蘭史蒂文生的小說《金銀島》
  • 法國畢爾.羅逖的小說《冰島漁夫》
  • 美國傑克.倫敦的小說《海狼》
  • 美國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記》
  • 美國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
  • 美國瑞秋.卡森的海洋三部曲《海風下》、《大藍海洋》、 《海之濱》

三、台灣海洋文學現況

海洋文學的創作現況 —多元紛陳

  • 表述民族歷史文化與觀照現代人的精神特徵
    東年《海鷗》、《暴風雨》、《失蹤的太平洋三號》
  • 書寫航海生活與鯨豚生態
    廖鴻基《討海人》、《鯨生鯨世》
  • 記述原住民海洋文化
    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神話》、《冷海情深》
  • 記述族群衝突與發展
    王家祥《山與海》、《倒風內海》
  • 海洋與鄉土結合的菊島組曲
    呂則之的《海煙》、《荒地》、《雷雨》與《憨神的秋天》
  • 記述漁民的生活景況
    王拓《金水嬸》、杜披雲 《風雨海上人》
  • 海港都市的地誌書寫
    王聰威《複島》及《濱線女兒》
  • 航海旅行日誌
    邱彥明《民主女神號航海日記》梁琴霞《航海日記》
    曾玲《一個台灣女孩的航海日記》 劉寧生、劉永毅《海洋之子劉寧生》
  • 海洋詩歌
    覃子豪《海洋詩抄》
    鄭愁予《夢土上》(船長的獨步) 瘂弦《瘂弦詩抄》(無譜之歌) 楊牧《瓶中稿》、《時光命題》
    羅門《羅門詩選》、《誰能買下這條天地線》張默〈關於海喲〉、〈海之臉十行〉
    劉克襄《在測天島》
    汪啟彊《海洋姓氏》、《海上的狩獵季節》、《藍色水手》、《人魚海岸》
    朱學恕《三葉螺線》、《海嫁》、《海之組曲》余光中《余光中詩選》、《夢與地理》
    張錯《滄桑男子》(棋盤石、海蝕溝) 陳黎《親密書》
    陳義芝《不能遺忘的遠方》 … …

海洋文學作家介紹

花蓮的鯨豚守護者──廖鴻基

蘭嶼的海洋文化書寫者─夏曼‧藍波安

四、海洋文學的閱讀意義

思維與視角的轉換—陸權思維

  • 受到中原大陸思維的影響,所以儘管台灣地理上如此靠近海洋,但是我們並不親近海 洋,也不理解海洋。
  • 自我「陸封」心態嚴重。
  • 對海洋幾乎毫無概念,忘了曾是海洋民族。
  • 禁止去海邊玩,畏懼海洋。
  • 坐船被長輩視為大凶之事。
  • 好幾次播放海邊拍的照片給當地朋友看,發現大部分人不認得他們的海邊。
  • 大家都離開海邊,離開記憶的海邊。
  • 曾聽一位大學生說,他從來不知道、也不覺得台灣是座海島。
  • 沒有海邊,我們像是生活在被綠洲圍著的沙漠、被春天包圍著的冬天。
  • 成長在大海邊,可是對大海的印象很少是明媚的椰子林、豔麗的珊瑚礁、縱身大浪的舒坦狂放; 比較多的是:節制與恐懼。
  •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大海意味著自由、機會、創造、資源、力量,海闊天空的萬種可能。靠海的港都萬商雲集,或是縱橫天下。對二十世紀的台灣人而言,大海,卻象徵著隔絕與孤立,危險和威脅。

思維與視角的轉換—大陸V.S.海洋

  • 大陸觀點:島國土地狹小,島國居民氣度狹隘 。
  • 海洋觀點:島國最不缺的就是開闊、深邃的海洋。
  • 大陸觀點:由海岸回望內陸,所見的是島嶼地狹人稠,以及人際之間激烈競爭的緊張關係 。
  • 海洋觀點:由海岸眺望海洋,所見的則是閎深浩瀚,生命躍動的蓬勃氣象。

認識多元文化的意涵

當你越是潛水射魚的高手時,你的漁獲就會越少,因你會選擇你要的魚而不是濫射。當你越是瞭解老人們的固執時,你就越是敬畏大自然的一切神靈,你就有義務為山林的樹木祈福。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敬畏海的神靈》)

雅美人的泛靈信仰:

孩子,在海裡看到奇形怪狀的魚類,最好不要傷害牠 們,因為牠們的靈魂比正常的魚來得有靈性。

原來所謂的『迷信』是維繫社會之秩序,平衡生存環 境之生態,保持與自然界共存共依之親密臍帶,是 教育下一代相信宇宙有「靈」的信仰等等。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大魟魚》 )

我拋棄了曾在城市文明生活的機制,不以西洋文明之發達質疑族老們的靈觀(Animism), 不以一神論否定原始信仰的存在。父親在山裡曾對我說:「我們雅美人的食庫是自然  界,別太相信書本(指科學),因為它是破壞自然生態的元兇。」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浪人鰺》 )

尊重欣賞多元的生命存在

任何物種在牠生存的環境中,都能充分展現出生命原有的尊嚴;而一個多元價值的時代, 就是要學習如何跟不同的生物和平相處。

(范欽慧《與自然相遇的人.季節物語》 )

虎鯨衝到幾乎要和船尖親吻的距離,倏地側身迴旋。那是高超的泳技和高尚的態度。牠垂下尾鰭,把頭部露出水面,牠沒有碰到船 尖。連輕輕觸碰一下也沒有。

牠臉偎著船尖牆板,如老朋友相見般親暱地和

船隻擁抱擦頰。

(廖鴻基《鯨生鯨世.虎鯨》 )

牠們一直衝向我們,幾乎要碰到;但是牠們就在船邊表演了各種動作,整個過程都沒有碰到我們。我覺得牠很高貴,與殺人鯨接觸的經驗讓我非常感動……

只要我們再跨出另一個領域,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絕對有不同的收穫。

(范欽慧《與自然相遇的人.季節物語》:廖鴻基談虎鯨 )

這一潛是準備欣賞他雄壯的美,與牠做靈魂裡的朋友,……我趴在他身邊,企圖與他建立良好的友誼,十秒、二十秒、三十秒、四十秒……終究我可以在海裡憋氣一分半鐘左右,慢慢欣賞,從頭到尾巴,背鰭到腹部, 這真是最美的一刻,對我而言。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無怨……也無悔》)

牠們不只是生命!當我數度在漁港裡看到因誤捕而被買賣的海豚,在剩下最後一口氣,嘴角卻仍掛著微笑時。像俠士赴義前所擁有的從容,牠的笑容,帶著嘲弄的意味;牠的眼神,存在著些許對人類輕視。牠以最消極的方式,來抗議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與對其他生命的迫害。

(王緒昂《在鯨的國度悠遊》)

牠們不只是生命!當牠們深潛入海中,繼續保有其特有的神秘特質時,讓我們自知智慧的有限,而懂得謙遜。並經由開始反省,而能尊重大自然,進而尊重其他的生命。

(王緒昂《在鯨的國度悠遊.海豚超越生命》)

認識並學習海洋精神

弄清楚你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是什麼? 然後,就要拼著一切去使它實現。

(李查.巴哈《天地一沙鷗》)

人可以被毁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海明威《老人與海》)

五、結語

希望我們的學生能透過閱讀海洋文學作品,建立寬廣的海洋視角,學習多元文化的智慧,尊重及欣賞所有生命的存在。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成為懂得海洋、欣賞海洋,並擁有美麗海洋的海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