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大等三強合作 發展智慧與綠能航運產業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於10月12日在該校行政大樓第二演講廳與冠宇國際電訊(股)公司及海捷堡科技(股)公司,舉辦「智慧型航運系統設計開發」三方合作意向書簽署記者會,以發展智慧與綠能航運產業,加速綠能動力系統設計規劃與建置。

臺海大校長許泰文表示,該校致力於發展智慧通訊與綠能航運的創新研究,已開發完成船舶自助識別系統之關鍵技術。該校高聖龍副教授於102年專利授權與冠宇國際電訊。此外,高聖龍副教授專利「道路行車溝通方法與其裝置」於106年獲得「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鉑金獎,即與冠宇國際電訊、臺海大三方共同開發完成專利技轉。

他指出,該校近年來與冠宇國際電訊共同發展自動識別系統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相關海事設備與立方AIS衛星飛行版等之酬載設備量產,結合三方緊密合作,將啟動發射立方衛星星鏈系統,建立全球船舶航運資料、全球海水文資料等大數據資料庫;進而在未來國際海事衛星-全球超高頻數據交換系統(VHF Data Exchange System)也就是新穎的資訊交換系統,取得先機。結合AI人工智慧與5G通訊技術,推動我國智慧航運之國際產業發展,在國際海事通訊產業發光發熱。

今年才成立並進駐臺海大產學營運總中心的海捷堡科技,是由董事長沈業荃邀請富堡能源董事長陳嘉鴻、帝馬動力科技董事長周政憲合資成立,已投入研究開發經費1500萬元,將專注於小型船舶的綠能與航控裝置。與該校及冠宇國際電訊啟動「智慧與綠能航運」合作計畫,系統現已設置於海大附中安裝測試,是整合建構產、學、研 能量之平台典範。

臺海大期待透過這次合作意向書簽約活動,與冠宇國際電訊及海捷堡科技攜手推動海大學研成果產業化,在未來的海洋航行中,擁有臺海大衍生的智慧通訊與永續綠能技術,則更能彰顯出台灣的科技實力。

臺海大舉辦「智慧型航運系統設計開發」三方合作簽約,發展智慧與綠能航運產業,加速綠...
臺海大舉辦「智慧型航運系統設計開發」三方合作簽約,發展智慧與綠能航運產業,加速綠能動力系統設計規劃與建置。 曹松清/攝影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10/13

活用AI來設計遊艇的工作團隊「A.D.A.M專案」

2019年3月,Loftwork經營的FabCafe,透過社群組成工作團隊FabCafe Creative Acceleration Workgroup。並成立了名為「A.D.A.M(亞當)」的工作團隊,執行經手的第一個專案。主旨在於運用AI設計、大型3D列印機來挑戰設計自動駕駛遊艇。

「A.D.A.M(亞當)」工作團隊

  • 運用AI,設計最先進的自動駕駛遊艇

「A.D.A.M」是以利用AI(人工智慧)設計為主旨的工作團隊。由5~10左右的產品設計師以及工程師,運用目前AI設計中最先進的衍生設計,挑戰設計自動駕駛遊艇。所謂的衍生設計,是指在特定條件下找出最適合的產品結構的設計方法,工作團隊透過實踐該方法的專案,邊學習邊設計自動駕駛遊艇,思考未來AI設計的使用方式。

A.D.A.M 執行的專案,為設計、製造由everblue technologies所開發,將自動駕駛技術運用在漁業進行魚群探索、協助捕撈的無人遊艇「Fisherdrone(暫定)」。

此為無人遊艇「Fisherdrone」概念設計圖

這種無人遊艇用於提供漁業協助、使其更現代化,未來則以將可再生能源轉換成氫、搬運能源載體實現永續社會為目標。作為實證的第一階段,正計畫投入漁業使用自動駕駛遊艇進行魚群探索、協助捕撈。遊艇本身也跳脫過往遊艇的概念,以運用可在短時間內製造出複雜形狀的3D列印機為前提,製造時可依部位變換不同素材。目標是在符合A.D.A.M的主旨下,利用衍生設計的技術,打造出高強度且輕量化的結構。

everblue technologies官方網頁上「FISHERDRONE」以及A.D.A.M.團隊正在研發的的其他無人駕駛項目。

  • 設計師不用動手設計,學習新的設計方法

近年來,由人類來設定設計要素和課題,然後由電腦設計最終形狀的方法有了長足的進步。像這樣運用衍生設計和AI的方法,目前主要是用於找出最適合的形狀,以降低成本等提高製造效率為目的的技術,未來也可能運用於形狀、大小等「美觀設計」方面。

A.D.A.M認為未來產品設計師的角色,將會從動手做設計的立場,轉變成面對AI時監督其設計的立場,因此必須學習監督時應該當設定怎樣的條件,以及提供什麼樣的學習資料庫等,處理AI設計時的應對方法。

 

資料來源 :

1.Daisy Chuang , 2020/2/11  https://loftwork.com/tc/news/2019/03/20_adam/

2.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 2020/6/2, 電子報

自主超級遊艇搭載人工智慧優化所有船載系統

總部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Chesapeake的DLBA Naval Architects,於2020年正在開發船身長達58公尺(約為190呎)的超級概念遊艇,並將其打造成一艘自主航行遊艇。TEMPO的研究將著重於所有可運用人工智慧的船舶系統。TEMPO這個名字是來自人工智慧(AI),透過強化可靠性及操作可用性,藉此讓運作節奏節節上升。換句話說,船主及賓客能在船上,盡情享受超級遊艇所提供的各式各樣娛樂。
自主航行技術著眼於航海世界中的三大領域:自主導航、設備健康狀態監控,以及機電系統自動化。
個別來說,自主導航、設備健康狀態監控,以及機電系統自動化都對遊艇運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從概念應用到船舶設計時,就會對可用性最大化,以及運轉維護成本最小化,產生開創性影響。

一、 自主導航

自主導航可減少船員的工作量,且無人船艦在商用及軍事領域已行之有年。自主導航系統建構出電子世界模型,結合船載感應器資料,以及GPS、雷達、AIS、電子海圖、氣象資訊系統及攝影機等資訊來源,從而在交通繁忙的海域及公海中,安全無虞地進行導航。

操作人員僅須在自主導航系統引導船艦時,在場監控即可。由於在此方面所需的人力減少,使人員對狀況的警覺性有所提升。自主導航的優勢在於能減少船艦碰撞、降低擱淺風險、避免惡劣天氣、優化用油量並減少船員工作量。

二、機電系統自動化

機電系統自動化,就好比有一支隨行的工程團隊供您隨時調度。藉由在各個子系統層級元件中導入AI,船艦運作效能即可維持在高點,亦不會導致船上工程團隊工作量增加。舉例來說,不論是切換閥門、開關電力設備斷路器、開關幫浦、或在系統發生故障時加以處理,只要輕輕按下一鍵,所有操作將自動執行。不僅能減少工程團隊工作量,更能讓船艦的可靠性顯著提升。此外,船主可用的時間也相對增加許多。

三、設備健康狀態監控

遊艇上輔機系統與設備的數量,伴隨著複雜度都逐年增加。因此船員必須花更多時間判讀系統並掌握系統反饋。當遊艇在運作中且所有系統均已啟動時,需監控的資訊數量十分龐大,適合使用電腦運算能力對流程進行簡化,並為船主提供更好的監控成效。

透過使用感應器及資料收集,就能即時擷取並監控資料,進而對船上系統及設備進行進階和預先診斷。接著,趨勢分析和機器學習,則可在船上用於為所有系統提供即時反饋。這些資訊可用來預先辨認所有潛在問題,如此一來就能在設備故障前加以修正,讓船主在用船及樂趣方面獲得極大效益。

四、網路安全

考量到先進電子通訊及控制系統的相關風險,因此船艦正在開發整合網路安全功能。通訊頻道及關鍵任務資訊必須受到加密保護,防止惡意或無意配置錯誤,和資料外洩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此外,需對自主功能相關的軟硬體進行漏洞評估,並加以強化以抵禦潛在的嘗試入侵。

無人及自主解決方案,相當倚賴通訊的準確性和即時性。正因如此,自主解決方案的網路韌性是安全面向的一大考量。自主航行船艦匯集了各種資訊及操作技術(包含ICS元件),更加突顯資料完整性和系統可用性至關重要。透過完整而全面的網路安全方法,即可有效解決上述安全疑慮。

Source: 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

歐盟為了永續漁業推出專屬的AI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建構計畫

隨著天然資源不斷耗損,永續發展的相關議題逐漸為各國所重視;然而世界上大多數的商業性漁船仍然缺乏捕撈水產的數量控管與評估,長久以來,瀕臨絕種的物種數量逐漸增加,無法持續捕撈的魚類比例達到了63%以上。但全球超過100萬人以魚為主要蛋白質來源,因此對糧食安全產生了重大威脅。

為解決此問題,歐盟科研計畫Horizon 2020中「釋放水生生物資源的潛力(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aquatic living resources)」策略旗下有51個計畫,其目標是管理、永續開發和維護水生生物資源,盡量從歐洲海洋和內陸水域獲得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報酬,並保護生物多樣性。其中,為了解決魚類的「兼捕」問題,2018年初成立了「SMARTFISH」四年計畫,該計畫是由挪威的SINTEF Ocean研究機構協調,團隊包含了挪威、丹麥、土耳其、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的大學、研究機構和漁業組織等。

該計畫目的是開發出一套高科技系統,透過自動化數據收集,能夠優化捕魚效率並降低人類行為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同時也能為漁民提供漁業法規的遵守證據。研究團隊中的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計算科學學院團隊將專注於開發圖像處理與電腦學習等相關技術,可用於分析閉路電視和手持性裝置拍攝的圖像,幫助提高漁民的捕撈效率,並協助提供新的漁業資源數據,避免人為的捕撈壓力與生態破壞,並增進漁業資源管理。期望通過智慧技術發展永續和環境友善之漁業,提供全球經濟背後的優良競爭性和良好的水產養殖環境,促進海洋產業創新。

Source:https://agritech-foresight.atri.org.tw/article/contents/1503

用AI人工智慧「快篩」海洋廢棄物分布 工研院AIdea攜手荒野保護協會守護臺灣海岸線

工研院AIdea人工智慧共創平台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提出「臺灣海洋廢棄物預測」議題,運用AI人工智慧分析全臺海岸121個測站的海洋廢棄物快篩調查數據,精準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為未來淨灘選址提供參考地點;並能透過單一測站的快篩調查數據,預測鄰近測站的海洋廢棄物分布狀況,有助於各測站的人力調配,甚至能減少測站數量,達到人力資源分配最佳化。

根據荒野保護協會與綠色和平​在2019年發布的海廢快篩調查數據推估,全臺海岸線上約有1227萬公升、重量高達646噸的海洋廢棄物,相當於15萬袋大垃圾袋。

工研院表示,海洋廢棄物是全球關注的重大污染議題,尤其海洋廢棄物污染場域廣大,相較於一般空氣污染、水質污染或廢棄物污染等,更不容易找出污染源與污染區域之間的直接關聯。

此外,海岸邊的人造固體廢棄物因外觀、尺寸、重量、材質之間具有高度差異,相對於重金屬或農藥等化學污染,目前無法用單一檢測儀器或程序測量。雖然源頭減量才是海洋廢棄物最根本的治理方式,但是改變源頭不易,且需耗費較長的時間,因此做為末端補救的海洋廢棄物快篩與淨灘相當重要。

現行的海洋廢棄物快篩調查抽樣,多以人工目測回報,過程十分耗時費力,若能借助AI人工智慧技術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則能把快篩調查、淨灘的人力分配到污染較嚴重的海岸,增進淨灘效率。

工研院AI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副主任暨巨量資訊科技中心執行長馮文生表示,AI人工智慧在臺灣多應用於工業製造、健康醫療、交通運輸、電子商務等領域。對此,工研院擘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長期投入共通基礎技術AI人工智慧的研發,打造AIdea人工智慧共創平台,協助各行各業找出AI人工智慧的應用發展。

此次,工研院AIdea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共同討論「臺灣海洋廢棄物預測」議題,運用AI人工智慧精準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協助淨灘與測站的人力調配,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

Source:https://easttaiwan.news/2020/06/10/%E7%94%A8ai%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3%80%8C%E5%BF%AB%E7%AF%A9%E3%80%8D%E6%B5%B7%E6%B4%8B%E5%BB%A2%E6%A3%84%E7%89%A9%E5%88%86%E5%B8%83%E3%80%80%E3%80%80%E3%80%80%E5%B7%A5%E7%A0%94%E9%99%A2/

Salesforce與海洋組織合作,使用Einstein AI來追蹤野生大白鯊

Salesforce的Einstein AI團隊與加州大學的貝尼奧夫海洋倡議機構合作,執行鯊眼計畫(Project SharkEye),以Einstein AI系統結合空拍機拍攝的大白鯊背影圖像,來辨識並紀錄加州海域數量逐漸恢復的大白鯊,透過掌握大白鯊的行蹤與數量來幫助復育工作。

貝尼奧夫海洋倡議機構主任Douglas McCauley提到,大白鯊是構成健康海洋生態系的頂級獵食者,而在過去4年,大白鯊在加州海岸出現的頻率上升,尤其是1.5公尺到3公尺長的大白鯊,對此,科學家有許多猜測,原因可能是氣候變遷,抑或是加州物種保護法令的成功,由於加州禁止流刺網的使用,保護了包括鯊魚在內的海洋生物,也有可能海豹和海獅等成年大白鯊的主要食物來源增加,進而使得大白鯊數量提升。

不過無論原因為何,大白鯊數量上升,受到了當地衝浪社群的關注,因此Salesforce與加州大學合作,在加州沿海水域中,要以人工智慧來辨識大白鯊。而以往都被用來辨識品牌或是產品的Einstein視覺演算法便派上用場,研究團隊不需要物理上接觸或是標記大白鯊,就能夠計算大白鯊族群的數量。

鯊眼計畫第一步,是要利用無人機在沿海地區,大量的收集影片資料,而這些資料會被用作辨識大白鯊人工智慧模型的基礎,研究團隊在沙灘上操縱無人機,拍攝長達16公里的海岸線的俯視圖。當收集了足夠的圖像資料,接下來就要訓練人工智慧辨識鯊魚的種類,以區分對人類無害的豹鯊,以及可能對泳客造成為威脅的大白鯊,而辨識的過程也充滿挑戰,因為影片中的物體可能只是一大片像大白鯊的海帶,而且因為鯊魚會任意游動,因此人工智慧也要避免數到重複的大白鯊。

而鯊眼計畫除了技術問題需要處理之外,另一個重要的部分則是與當地的社群合作,包括衝浪商店、學校、當地企業和政府,Salesforce對這些社群提供經過修改的Field Service Lightning行動應用程式,過去這個應用程式只用來進行工作管理、即時協作以及排程等任務,而現在當地社群成員,可以透過這個應用程式存取研究團隊收集到的資訊,包括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所偵測到的鯊魚數量,讓人們可以避開這些鯊魚,同時保護人與鯊魚的安全。

Douglas McCauley表示,大白鯊是被人誤解的物種,人們還不夠了解大白鯊的行為模式以及成長過程,即便現在他們數量上升,但仍然是一種脆弱的物種,只差不到瀕臨絕種的地步,而透過Salesforce人工智慧技術,可以為大白鯊撐出生存空間,預測可能與人類接觸的可能性,進而避免衝突發生。

人工智慧應用的領域逐漸擴大,從手術、颱風預報系統或是銷售等應用,擴展到了環保議題上,Douglas McCauley提到,未來甚至可以利用無人機來幫助救生員搜救,發現水域污染或是危險的海浪波型形成,或是擴大鯊眼計畫的範圍,調查目擊大白鯊的環境狀態。

Source:https://www.ithome.com.tw/news/133571

實驗開箱!微軟海底資料中心兩年後打撈上岸

微軟假設,將伺服器放在海底,可以減少維護和恆溫的耗能。現在 2 年過後,他們把密封的機器們打撈上岸,看看是否真的能夠成功達成目標。

2018 年微軟把一整個資料中心,總共 864 台伺服器、27.6PB 資料沈到 35.6 公尺深的蘇格蘭海底。

現在微軟將這些伺服器打撈上岸,並宣布實驗大成功。微軟的 Natick 計畫團隊假設,將資料中心沉到海底放置,可以更加節省能源並且更耐用,因為在陸地上,這些機器得面對氧化、潮濕以及溫度變化的交互作用,但在海底密封的防水容器內填充氮氣,加上海中涼而恆溫的溫度優勢,又少了人為疏失或碰撞干擾,其實比較不容易發生問題,也不需要這麼多空調耗能。而這些比較耐用的機器可以直接放置在接近使用者的岸邊,讓當地使用者能夠獲得更好的雲端服務品質。

microsoft_undersea_data_center_servers

其實微軟在 2015 年就已經試過把伺服器丟到海裡,不過僅是初步測試這些機器能否在海裡正常運作,而 2018 年的第二階段測試則找來貨運、船公司,以及再生能源廠商來進一步驗證海底資料中心的可行性,放置的時間也長得多。

根據微軟,在海中密閉容器內的伺服器只有陸地上一般伺服器八分之一的故障率。但微軟倒沒說若想修復那些故障又密封在海底的伺服器要花多少成本,然而微軟在成果發表文章中提到,根據經濟模型算起來,至少這樣的故障率與陸上資料中心勢均力敵甚至優於預期,另外微軟也提到他們的夢想是打造「不需要人類再去維護的資料中心」。

microsoft_undersea_data_center_servers_3

Source: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0944-microsoft-undersea-servers

海上能源業結合無人機應用正夯 英Orca Hub開發多項智慧解決方案

無人機技術已開發多年,早期結合軍事用途為主,隨著智慧化與科技迅速發展,各國積極推動無人機應用,包含物流、農業、醫療以及能源業等多方潛能,不但克服不易解決的問題,且遠距離操控能執行艱難任務。

據Electronics360報導,無人機技術日益成熟,英國研究中心Orca Hub公布16項自主機器人和無人機解決方案,協助人類員工,在危險的環境下完成任務。

Orca Hub由包含赫瑞瓦特(Heriot-Watt University)、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等5所頂尖大學所組成的研究聯盟,與多間工業公司合作,攜手為全球能源業開發機器人與人工智慧(AI)解決方案。

據了解,Orca Hub主要目標為減少人類在難以到達如風力發電機(Wind Turbine)、石油平台(Oil Platform)或海底勘測等危險的環境下工作。這些技術結合物聯網(IoT)、感測器、自動化無人機與其他智慧設備,對海洋即時監測。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航空機器人實驗室主任Mirko Kovac表示,目前,無人機被用來對海上風力發電機進行目測檢查,但這些相關檢查是由在工作人員遠端操控的。如果發現受損部分,技術人員必須進一步維修,高聳的發電機將人員暴露在高度危險的工作環境中。

報導指出,Orca Hub無人機是完全自主,可檢查發電機的完整性,並在基礎設施部署感測器判斷構造穩定度,在某些情況下,無人機還會空投修理零組件。

此外,Orca Hub開發的海上能源感測器設備Limpet搭載9個感測器及4種通訊方式,且整合至連網平台,Limpet取代用於風力發電機多個監測感測器,設備與設備和人員能進行無線通訊,作為強大的海上預警系統。

有了這些新興技術,人類員工不再需要從發電機上上下下來回,不僅人力成本昂貴,又可能發生危險,而無人機還可以減少來往風力發電廠的船隻數量,為該領域實現永續發展。

Source: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id=0000570960_HXP8YOIL7E2ANHLDZ4NB3

結合聲波感測技術 UC Berkeley把海底電纜變為觀測地震的工具

監測全世界的地震活動情形對科學家來說是一項重要任務,由於監測設備需要部署於要測量的區域,所以在海洋中很難完成這項艱難的挑戰,目前大多利用地震儀來了解地震波具體的震動方式。缺乏對海床的長期監測,意味著人類對地震活動的了解僅限地表的1/3。

據TechCrunch報導,由於監測設備難以在海底放置,而維護精密儀器也成為難題,但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UC Berkeley)似乎找到解決方法。研究人員直接採用現有的海底電纜,作為觀測地震的工具。

報導指出,海底電纜可以長距離通訊傳輸,通常作為骨幹網路(Backbone)或專用網路,由於使用光進行照明,如果電纜移動或改變方向的話,光會散射並扭曲。

若檢測這樣反向散射(Backscatter)現象,科學家就能準確看到電纜彎曲的位置、程度,以此來找出地震活動的來源,這種技術稱為分散式聲波感測(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實際上將電纜視為成千上萬個獨立的動作感測器,

據了解,UC Berkeley團隊將電纜部署在蒙特雷灣水族館研究機構(MBARI)的水下,並將電纜分成約1萬個部分,總長約20公里,可以偵測到水面的細微變化。

當MBARI的電纜連結到DAS系統後,研究小組收集大量的可驗證資訊,例如:內陸3.4級地震所造成的移動、海灣中已知但未繪製的斷層圖,與能夠暗示地震活動的水運動模式。

主要作者Nathaniel Lindsey指出,該技術最方便的地方是不需要在整條電纜加裝設備或訊號加強器(Repeater),只需要走到現場,然後把儀器連接到光纖末端即可。

不過,這項技術也擁有一些缺點,研究人員表示,用來測量反向散射的訊號可能會干擾到其他訊號,目前還在進行相關防干擾的測試工作。

該研究已發表在科學期刊《科學》(Science)上,如果試驗成功的話,未來將放置較長的電纜,讓人類更加認識深不可測的海底活動。

Source: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id=0000573926_GZNLDP5M1BIZK574115B8

美研究團隊以電腦模型預測新生海龜動向

海洋播遷(oceanic dispersal)是許多保育類海洋物種幼年初期的特徵,研究人員認為海洋播遷可能是影響這些物種群體數量增減的關鍵階段。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研究團隊建立的電腦模型,可預測新生海龜在海灘孵化後進入海中的可能動向。

據Electronics360報導,研究團隊運用收集超過30年的大量海洋環流資料,以及海龜在加勒比海、佛羅里達州海岸、墨西哥灣產卵的資料建立模型,同時考量颶風因素及其對海洋的影響,並以墨西哥灣收集到的海龜陷入困境的長期資料集(dataset)驗證模型的正確性,不過未計入人為威脅因素。

海龜一生中有幾個相當長的時期是在不同的地方遷徙與棲息,新生海龜進入海中後會在海洋上的漂流性馬尾藻下方生活數年,因此要追蹤與收集新生海龜在這段期間的資料相當困難,目前所收集到的關於海龜的資料,大多數是小海龜長成為亞成龜後,游到沿岸的珊瑚礁及海草床區覓食的底棲生活期間。

透過追一個推算的海洋環流模型的移動,來模擬1993~2017年間25群小海龜在海洋階段的播遷。接著以在大西洋西北區域產卵區估算的每年新生蠵龜、肯普氏龜、綠蠵龜的繁殖數量,以及其在特定成長階段的死亡率,來為播遷預測結果進行加權,以預測小海龜在海洋階段的年度區域分布與數量變異。

預測的結果顯示,小海龜在海洋階段的分布具有空間多樣性(spatial heterogeneity),並指出海龜數量增加的區域(特別是美國東海岸沿岸),且對於墨西哥灣新生海龜面臨困境的時間性變異提供有價值的背景資料,因此這個模型對於追蹤海龜保育成果、協助動物學家研究海龜行為、引導政策制定極有助益。

通常物種在海洋播遷階段的分布資料取得不易故非常稀少,因此很難有效了解環境與人為因素對物種數量增減的影響。了解海龜行蹤成謎期間的情況對動物研究至為重要,收集相關的資料有助於研究人員找出海龜在長成為亞成龜前所遭遇的生存威脅,並可據以預測數量增減趨勢。

此外,產生這些空間明確(spatially explicit)的海龜數量預測,需要全球科學家的全面性合作。佛羅里達州研究團隊的發現顯示海龜族群的持續保育,以及在大西洋西北區域各種人類活動的管理,也將需要同樣的跨國性協調。

Source: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id=0000576079_MRS1T7MR6R22IALC2F5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