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聲波感測技術 UC Berkeley把海底電纜變為觀測地震的工具

監測全世界的地震活動情形對科學家來說是一項重要任務,由於監測設備需要部署於要測量的區域,所以在海洋中很難完成這項艱難的挑戰,目前大多利用地震儀來了解地震波具體的震動方式。缺乏對海床的長期監測,意味著人類對地震活動的了解僅限地表的1/3。

據TechCrunch報導,由於監測設備難以在海底放置,而維護精密儀器也成為難題,但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UC Berkeley)似乎找到解決方法。研究人員直接採用現有的海底電纜,作為觀測地震的工具。

報導指出,海底電纜可以長距離通訊傳輸,通常作為骨幹網路(Backbone)或專用網路,由於使用光進行照明,如果電纜移動或改變方向的話,光會散射並扭曲。

若檢測這樣反向散射(Backscatter)現象,科學家就能準確看到電纜彎曲的位置、程度,以此來找出地震活動的來源,這種技術稱為分散式聲波感測(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實際上將電纜視為成千上萬個獨立的動作感測器,

據了解,UC Berkeley團隊將電纜部署在蒙特雷灣水族館研究機構(MBARI)的水下,並將電纜分成約1萬個部分,總長約20公里,可以偵測到水面的細微變化。

當MBARI的電纜連結到DAS系統後,研究小組收集大量的可驗證資訊,例如:內陸3.4級地震所造成的移動、海灣中已知但未繪製的斷層圖,與能夠暗示地震活動的水運動模式。

主要作者Nathaniel Lindsey指出,該技術最方便的地方是不需要在整條電纜加裝設備或訊號加強器(Repeater),只需要走到現場,然後把儀器連接到光纖末端即可。

不過,這項技術也擁有一些缺點,研究人員表示,用來測量反向散射的訊號可能會干擾到其他訊號,目前還在進行相關防干擾的測試工作。

該研究已發表在科學期刊《科學》(Science)上,如果試驗成功的話,未來將放置較長的電纜,讓人類更加認識深不可測的海底活動。

Source: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id=0000573926_GZNLDP5M1BIZK574115B8

美研究團隊以電腦模型預測新生海龜動向

海洋播遷(oceanic dispersal)是許多保育類海洋物種幼年初期的特徵,研究人員認為海洋播遷可能是影響這些物種群體數量增減的關鍵階段。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研究團隊建立的電腦模型,可預測新生海龜在海灘孵化後進入海中的可能動向。

據Electronics360報導,研究團隊運用收集超過30年的大量海洋環流資料,以及海龜在加勒比海、佛羅里達州海岸、墨西哥灣產卵的資料建立模型,同時考量颶風因素及其對海洋的影響,並以墨西哥灣收集到的海龜陷入困境的長期資料集(dataset)驗證模型的正確性,不過未計入人為威脅因素。

海龜一生中有幾個相當長的時期是在不同的地方遷徙與棲息,新生海龜進入海中後會在海洋上的漂流性馬尾藻下方生活數年,因此要追蹤與收集新生海龜在這段期間的資料相當困難,目前所收集到的關於海龜的資料,大多數是小海龜長成為亞成龜後,游到沿岸的珊瑚礁及海草床區覓食的底棲生活期間。

透過追一個推算的海洋環流模型的移動,來模擬1993~2017年間25群小海龜在海洋階段的播遷。接著以在大西洋西北區域產卵區估算的每年新生蠵龜、肯普氏龜、綠蠵龜的繁殖數量,以及其在特定成長階段的死亡率,來為播遷預測結果進行加權,以預測小海龜在海洋階段的年度區域分布與數量變異。

預測的結果顯示,小海龜在海洋階段的分布具有空間多樣性(spatial heterogeneity),並指出海龜數量增加的區域(特別是美國東海岸沿岸),且對於墨西哥灣新生海龜面臨困境的時間性變異提供有價值的背景資料,因此這個模型對於追蹤海龜保育成果、協助動物學家研究海龜行為、引導政策制定極有助益。

通常物種在海洋播遷階段的分布資料取得不易故非常稀少,因此很難有效了解環境與人為因素對物種數量增減的影響。了解海龜行蹤成謎期間的情況對動物研究至為重要,收集相關的資料有助於研究人員找出海龜在長成為亞成龜前所遭遇的生存威脅,並可據以預測數量增減趨勢。

此外,產生這些空間明確(spatially explicit)的海龜數量預測,需要全球科學家的全面性合作。佛羅里達州研究團隊的發現顯示海龜族群的持續保育,以及在大西洋西北區域各種人類活動的管理,也將需要同樣的跨國性協調。

Source: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id=0000576079_MRS1T7MR6R22IALC2F57B

印度若將物聯網科技應用於海洋 可望建樹良多

物聯網(IoT)是進行數位轉型的基礎科技之一。多位專家表示,印度若能將此科技應用於海洋,將可帶來許多建樹,例如追蹤運往全球各地的航運商品、建立智慧電網等。

據Analytics India Magazine報導,物聯網高度仰賴資料,以進行有效運作;若要改變一國的海洋產業,利用物聯網蒐集資料並加以處理分析、獲得正確的見解極為重要。在物聯網的協助下,不僅可改善追蹤船隻、船舶維修、碳排量控制、供應鏈可視性(Supply Chain Visibility)、船員安全與福利等所有實際營運作業,還可將前述種種業務自動化。

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國防先進研究計劃局(DARPA)打算推動新的海基物聯網(OoT)計劃,將物聯網科技應用於海中。該計劃旨在利用市售的小型物連網裝置和感測系統,探知海洋的狀況。

海基物聯網是DARPA正在推動的馬賽克作戰(Mosaic Warfare)計劃的一部分。馬賽克作戰是借重先進情報和資訊網路力量的一種新作戰概念,海基物聯網所布建的感測器可從海中蒐集資料,提供作戰情報。

海基物聯網科技能透過先進分析技術,預測和追蹤浮動感測器的下落。該科技使用低成本的商業硬體,讓政府利用數個感測器接收資料,就能監控龐大區域。高效率的訊號處理技術不僅能幫助這些環保型感測器省下可觀的能源,還可減少塑膠原料的用量。

對於將物聯網科技應用於海洋,印度大幅落後許多國家。以該國蓬勃發展的漁業為例,物聯網科技主要被用於協助漁民蒐集捕魚資訊。印度共有1,400萬人受雇從事漁業,2017~2018年的總漁獲量估計為1,260萬公噸,約佔全球撈捕量的6.3%。

多位專家認為,在物聯網科技的協助下,印度能在海洋領域達成許多成績,例如利用連結浮標的感測器即時監視海水品質,再透過整合封包無線服務(GPRS)網路傳送資訊,追蹤運往全球各地的航運商品。此外,也可透過連網裝置內的植入式微晶片互相傳送資訊,進而建立智慧電網,進行合理的發電和用電規劃。

Source: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id=0000576800_GHV9PRXRLMMS1I12CUSGW

新屋溪海岸水質監測站啟用 保護藻礁生態系

桃園市黃治峯秘書長於31日在新屋溪出海口上游的台61橋下親自主持第2座海岸水質即時監測站揭牌啟用典禮。黃秘書長指出,新屋溪出海口位於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核心區範圍內,該區不僅是魚、蝦、蟹、貝的繁殖場所,更是候鳥南北遷徙的中繼站,因此需要更嚴格的保護,選擇在此設置水質即時監測站的目的,除了可遏止不肖業者趁著黑夜或下雨天偷排廢水外,更可進行長期觀測研究,建立水質水量基礎資料,作為藻礁復育計畫的決策參考,另外也同步設置垃圾攔污索,有效攔阻來自河川上游的垃圾,藉以降低塑膠垃圾對於藻礁生態的危害。

黃治峯秘書長表示,第1座埔心溪測站已於去年8月正式啟用,24小時連續監測埔心溪水質狀況,是保護許厝港濕地生態的堅強堡壘,第二座設於新屋溪出海口,負有保護觀新藻礁的重責大任,而且在檢測功能上比第一座更加優化,而第三座海岸水質監測站將設於南崁溪出海口,預計於明年8月完工啟用,未來將以每年設置1座的速度,完備海岸水質即時監測網。

此外,今年7月已與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及國立中央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書,將自明年開始執行桃園海象監測網佈建計畫,在未來三年內佈設完成6座海象高頻雷達系統,可即時觀測海面的波浪、海流及季風等重要資訊,對於海洋污染物擴散模擬、救災搜救的追蹤預測,以及危險海象警示等都有非常大的助益,所有水質、海象的即時監測數據,都會直接回傳到海岸環境監測科技中心做研究分析,是聯合守護桃園海岸的三道重要防線。

環保局長呂理德說,藻藻礁是由無節珊瑚藻類死亡鈣化後,沉積於礫石灘上所形成石灰岩礁體的「植物礁」,平均10年才可生成1公分,為了保育這存在至少4000年的海洋珍寶,2014年劃設「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加強保護,觀新藻礁位於觀音區小飯壢溪以南、後湖溪口以北的沿海,長度約4.3公里,總面積315公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永續利用區分級管理,因為藻礁多孔隙的物理環境,非常適合海洋生物棲息躲藏,因此孕育非常多的海洋生物,有海洋生物育嬰房的美稱,目前共發現有10種藻類、129種動物,動物密度是高美濕地的5倍,香山濕地的8倍,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海管處表示,海岸水質監測站可量測河川流量,並同時監測10種水質項目,包括流量、溫度、鹽度、pH、溶氧、導電度、氧化還原電位、化學需氧量、氨氮及銅離子等,約每20分鐘就可測得1筆數據,新屋溪測站參考第1站埔心溪站的經驗,進行多項功能優化設計,例如攔污閘孔增加回水自動沖洗裝置,減少清潔人力需求;抽水馬達增加單向電表,增加馬達運轉診斷、水位及漏水警報功能;以空調設備取代排風扇,藉以減少測站開孔,以免站內設備受到海風鹽蝕;所有管線配置增加可活動關節,方便內管清淤及刷洗;感測器之自動清洗空壓機由原先之2kg增強為5kg,以免生物膜附著影響檢測準確度。

Resource:https://news.pchome.com.tw/public/taiwanhot/20200831/index-59887953381504221016.html

中山大學首發現:文蛤基因多樣性偏低不利存活

到底是誰害死了文蛤?文蛤養殖近來持續發生大量死亡與生長緩慢等問題,台灣養殖文蛤首次DNA調研結果出爐,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廖德裕、教授劉莉蓮團隊以分子生物學技術,比較台灣的養殖文蛤與中國沿岸野生族群的基因多樣性後,首度發現,本土養殖文蛤的基因多樣性偏低,恐不利存活,建議可自野外引入野生個體來增加基因多樣性,以提高文蛤產業的競爭力,改善漁民生計。

餐桌上受歡迎的文蛤是台灣主要的養殖貝類,從種苗到養成都可在人工管理環境下量產。目前台灣文蛤的育苗產業主要在雲林縣,養成則在彰化、雲林、嘉義及台南等沿海縣市。近年養殖文蛤常出現不明原因死亡,漁政單位和學界皆提出影響因子,包括氣候異常、底質缺氧、水質惡化、底土污染、病菌危害、養殖管理不當或基因窄化等。不過,相較於日本、韓國、中國、泰國等國家紛紛投入文蛤基因多樣性研究,台灣一直沒有本土相關調研成果。

「台灣的養殖文蛤的確有基因多樣性偏低的現象。」中山大學海科系劉莉蓮教授、廖德裕副教授與助理黃瀚霆、碩士生包家寧組成研究團隊,費時一年多,蒐集金門、淡水的野生文蛤與各地養殖文蛤進行DNA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台灣養殖文蛤的基因多樣性顯著低於中國沿岸的野生文蛤。」團隊發表論文已獲刊於國際期刊《水產養殖研究》(Aquaculture Research),這也是率台灣學術界之先、本土養殖文蛤基因調研的第一個成果。

廖德裕副教授指出,台灣數十年來都以人工繁殖的方式養殖文蛤,由養殖場先挑選種貝育苗,再賣回養殖場養成。有關文蛤的死因眾說紛紜,有養殖戶懷疑是因為母貝在一次次近親繁殖後,造成基因多樣性降低,導致文蛤育成率變差,「但這種每次都用高達一、二千斤種貝育苗的方式,近親繁殖的可能性不高」,所以,文蛤基因多樣性低可能是在人工繁殖一開始,挑選種貝族群太小所造成的,「從野外引入野生文蛤,來增加養殖文蛤基因的多樣性,是一個可行的解方。」

劉莉蓮教授進一步解釋,過去文蛤基因多樣性低可能還不至於有不利生存的隱憂,但在氣候變遷、養殖環境改變等大環境變動加劇的挑戰下,養殖文蛤的DNA恐無法有效因應多變的現實狀況。此外,團隊研究也發現臺灣的養殖文蛤不是早期認定的文蛤(Meretrix lusoria),而有可能是中華文蛤(M. petechialas),但確切的分類仍需進一步研究,這些從基因多樣性角度切入的發現,對協助漁民與漁政單位找出有利文蛤存活的對策提供了新管道。

台灣養殖文蛤首次基因研究論文發表請見https://doi.org/10.1111/are.14634

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生效 含苗中彰雲海域

海委會海保署公告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範圍,今天開始正式生效。但保育團體認為,這次公告的範圍,其實只是6年前的舊資料。

台灣西部沿海的白海豚生態保育議題,近年因為國光石化及離岸風電發展受到很大的關注,海保署等單位經過八年努力,白海豚的棲地範圍劃定在9月1日正式生效。

海委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表示:「劃為重要棲息環境之後,舉凡是相關的環評或者有些開發計畫,都必須要送到相關的政府部門去審核,確定這些開發行為跟作為不會對於白海豚的族群,造成影響之後才能夠繼續去進行。」

海保署公告的白海豚棲地範圍從苗栗、台中、彰化到雲林四個縣市的沿海海域,但是保育團體表示根據最新的調查,嘉義跟台南五股沿海等海域也有白海豚,卻沒劃進去。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文魯彬表示:「苗栗 (新竹)香山一直到台南五股那邊的,已經確認這個是台灣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牠們大部分是在水深5到15公尺,所以都是很近海岸的。」

保育團體認為,不僅範圍不夠全面,公告範圍的海域界線也排除掉很多白海豚的活動範圍,恐怕對保育不利。海保署表示除了公告棲地範圍,還會推動白海豚保育計畫,未來會跟相關單位及保育團體繼續討論,讓白海豚的保育方案更加完整。

Resource:https://news.pchome.com.tw/living/pts/20200901/index-15988896006161608009.html

剷「溼地殺手」保生態 金門移除互花米草

來自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金門,帶來潮間帶陸化的問題,金門縣府10年來已移除約111公頃,目前持續在浯江溪口、洋山灣進行作業,希望遏阻這種外來強勢植物在金門擴大版圖,減少對本土生態環境干擾程度。

縣府指出,互花米草原產地為美國東南部海岸,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生長於沼澤、濕地及潮間帶,植株耐鹽、耐淹、抗風浪,種子可隨風浪傳播深達60公分的灘土中,單株1年內可繁殖幾十甚至上百株,由於繁殖力強、根系發達的特點,曾被認為是保灘護堤、促淤造陸的最佳植物,卻也帶來潮間帶陸化問題,不但破壞動植物棲地環境,更影響近海海水交換能力,導致海水水質下降,因此也被視為「溼地殺手」。

中國大陸從美洲引進至長江口後,擴散成為東南沿海最強勢的入侵植物,台、金兩地都可看到它們的蹤跡,縣府建設處近年來爭取農委會經費補助,並委託社團法人荒野保護協會協助在浯江溪口、洋山灣、官澳海堤以及中蘭等處,實施生長趨勢調查與移除實驗,自2008年至2019年間,移除面積已達111公頃。

縣府今年度在浯江溪口、洋山灣等互花米草大面積且密集的生長區,持續以機械進行大面積移除,再配合人力拔除或割除,估計約1年的時間即可恢復原有生態相。機械移除過程會造成底土及微區域環境的改變,縣府也提醒下海的民眾注意安全。

民眾若發現它們的蹤跡,可通報縣府建設處082-321254,以便安排移除作業,避免不斷擴張蔓延,減少外來種對金門濱海生態的危害。

Source: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812007019-260405?chdtv

澎縣府設15處繫纜 保護珊瑚礁

澎湖南方四島擁有最美珊瑚礁群,連日驚見不肖遊艇業者恣意破壞珍貴珊瑚礁,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澎湖縣政府合作,設置15處繫纜浮球設施,展開搶救海洋大作戰。

澎湖南方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由內政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於2014年正式公告為「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這是全台第2座海洋型國家公園。

四島保護區海域生態資源豐富、物種多樣性高,尤其擁有整片紫色鹿角珊瑚群的「澎湖海底薰衣草森林」蔚為奇景,彷彿童話般的電影畫面更是浮潛天堂。

近期報復性旅遊席捲澎湖,觀光人潮爆棚,旅遊業者搶客人無所不用其極;民眾爆料近日在東嶼坪海域浮潛,赫見1艘營業遊艇從船上拉著約40公尺長繩連接延伸至海面另一端的浮球,為了便於戲水遊客拉著繩索浮潛觀賞珊瑚海,浮球水下清楚地纏繞勾著珊瑚礁,珍貴生態危在旦夕。

民眾痛訴看了好心疼,痛批不肖業者為了賺錢胡亂搞,只看眼前不顧未來,任意破壞國際級的珊瑚礁美景。

海管處緊急發警訊,邀集澎湖縣府合作設置繫纜浮球設施保護珊瑚礁生態,陸續在南方四島水域遊憩活動熱點設置15處繫纜浮球設施,便於遊憩業者固定船艇使用,避免隨意下錨破壞了珊瑚礁。

海管處重申,違反規定私自下錨破壞珊瑚礁,將依國家公園法得處3000元罰鍰,並視實際損害情形要求賠償。

Resource: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811000577-260107?utm_source=dable&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recmd1&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