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載具興起! 港務公司:這三港口已採用做岸壁探測

無人自動操作是世界趨勢,除了科技廠商要跟上這波浪潮,交通部所屬單位也在朝此目標努力。台灣港務公司說,今年初首度於蘇澳港、基隆港和高雄港使用「ROV(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碼頭水下無人載具檢測工作委託技術服務」,取代潛水夫做岸壁探測,使用報告結果也將在年底出爐,終極目標是做出水下機器人,替代人工去做修補工作,同時替船隻做檢測。

台灣港務公司說,今年初開始陸續在蘇澳港#4碼頭、基隆港西#30碼頭、高雄港#8到#9碼頭使用ROV技術,它像是一個水下攝影機,可就岸壁做檢測。會選蘇澳先作,是因蘇澳水質請較清澈,船也要較少,工作人員在現場學習操作時較易成功。其他南北各選一座碼頭,基隆港老舊碼頭較多,故挑選一座,高雄亦挑選一座。台中港未挑選施作是因為台中港多為棧橋碼頭。

台灣港務公司說,當初會有這樣的想法,因應無人自動操作是世界趨勢,希望施作順利的話,未來可以代替潛水員下水,將水面下的狀況真實呈現給岸上團隊,一來避免潛水員下水工作風險,二來解決潛水員人力日益缺少問題,再來也可以降低成本,遂於今年初試辦,若效果良好,目標以後改良成有手臂的水下機器人,可以取代人工清理岸壁,甚至做修補、維修等工作。

台灣港務公司說,預計今年底會完成一份檢測作業報告書,內含ROV檢測與人工檢測比較,再決定是否購買或是如何改良。不過據了解,這幾次施作並沒有達到港務公司預期效果,主要問題是出在定位,機器會迷失方向,再來是還有環境問題需要克服,因為該機器有動力需求就會有螺旋槳,接觸海底時容易把塵泥打上來,水質混濁時拍攝的效果就容易不清楚。

至於先前在全國交通科技產業會議上,港務公司總經理陳劭良提到將建置無人船航行於試驗場域。對此,台灣港務公司表示屬於明年度才要規劃的計畫,尚無具體規劃案及引進時程。

ROV鏡頭特寫,下方為方位推進器、水中定位設備及照明設備。圖/台灣港務公司提供
ROV鏡頭特寫,下方為方位推進器、水中定位設備及照明設備。圖/台灣港務公司提供
ROV岸上設備調整(設備防水、電力及推進螺旋槳等確認)。圖/台灣港務公司提供
ROV岸上設備調整(設備防水、電力及推進螺旋槳等確認)。圖/台灣港務公司提供
ROV下水運作測試(旁為水面協助定位橡皮艇)。圖/台灣港務公司提供
ROV下水運作測試(旁為水面協助定位橡皮艇)。圖/台灣港務公司提供

Source: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4213052

創新平台/AI監控 水產養殖走向智慧化

台灣沿海地帶常可見到戶外養殖的魚塭,這些戶外養殖不僅撐起許多家庭的生計,更是我國重要的漁貨來源,但傳統戶外水產養殖方式容易受環境及氣候影響,產業風險極大。

工研院自八年前起透過微感測回授控制技術,協助業者朝智慧水產養殖升級,從一開始的石斑魚養殖溶氧量偵測,到現在發展出可運用在多參數養殖池的環控系統、水質微氣候等聯網感控技術,逐步走出台灣智慧化水產養殖的永續之路。

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經理陳志仁表示,傳統戶外水產養殖不易,最大挑戰是常受到環境氣候與池水藻相變化而影響水質,尤其是水中溶氧量可說是掌握魚群的生死關鍵,一旦不足就可能導致魚群死亡,甚至引發整池滅頂的重大經濟損失。

為了以防萬一,坊間養殖業者常見的做法是全天候24小時開啟水車,透過持續打水增加水中溶氧量,此舉卻也導致養殖業者的電費總是居高不下,「有賺錢的話或許牙一咬就付了,不過要是遇到市況不好、賠錢的時候,實在是雪上加霜。」

了解養殖業者的切身之痛,工研院2011年起開發第一代的智慧養殖水質監測系統,希望協助養殖業者進行水中溶氧量即時感測,只要偵測到數值即將低於設定殖,感測器就會即時傳送警示訊號並啟動水車,讓養殖池隨時保持足夠的溶氧量,不僅省電也維護魚群的健康及活動力。

隨著初期技術開發完成,為了找尋願意提供場域驗證的養殖業者,還是費了工研院研發團隊一番工夫。

陳志仁表示,「從事水產養殖的民眾,他們既有的養殖池就是一家子的收入來源,要他們立刻拋棄傳承幾十年的養殖經驗,改為監控系統取代人力巡檢,心裡總是不太踏實。」因此,為了及早讓研發技術進行驗證、確認成效,研發團隊甚至自己買了1,000隻的石斑魚,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捲起衣袖充當起了「臨時養殖戶」。

陳志仁笑著說,研發團隊的「養魚」經驗雖然很新鮮,但冥冥之中也開啟了業者的好奇心。

原來有一次強颱過境,造成南部的養殖戶許多災害損失,而團隊依照傳統作法養殖的對照組也「全數陣亡」,但想不到採用智慧感測養殖的實驗組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八成以上的石斑魚均成功挺過強颱的「壓力測試」,這次的經驗才讓許多養殖業者開始發現智慧養殖的強大優勢。

在取得了養殖業者的信任,研發團隊後續在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的協助下,也逐步開發更全面的智慧養殖水質感測模組,現在可偵測包括酸鹼值、鹽度、水溫及ORP(氧化還原電位)等水質檢測標準,並根據數據的分析提供增氧、換水或是投餵飼料多寡的養殖建議,而配合的養殖業者也從石斑魚擴大到虱目魚、白蝦、文蛤及台灣鯛等,為台灣的水產養殖注入嶄新科技力。

看著協助的對象從一個人、到一群養殖戶,到現在常是一整個產銷班,每次開會都踴躍地提供意見,陳志仁也感受到養殖產業對於精準養殖的接受度逐漸提高,特別是近年有愈來愈多的年輕第二代投入,積極扮演傳統與現代養殖技法的橋梁,讓團隊能結合老師傅的經驗傳承,打造更符合產業應用的監控系統技術,未來鎖定外在影響因素更複雜的室外水產養殖監控,團隊將持續以創新科技研發,協助產業走出屬於他們的永續之路。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1/4148993

永續海洋

  • 海洋能吸收1/4的二氧化碳,並且是一個重要的食物來源,若海洋生態被破壞,將會影響人類生存。
  • 聯合國其中一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關於海洋的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資源以促進永續發展。
  • 珊瑚礁是海洋單位面積生產力最高、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如同陸地上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珊瑚礁的保育是海洋永續非常中重要的工作項目。
  • 漁業捕撈的方法和數量將影響到海洋的永續,消費者能夠做到的是去了解食物的來源和多吃數量多的魚,少吃稀有魚。

聯合國海洋永續發展願景

世界海洋日,喚起海洋保育的關注

吃好魚救海洋:英國如何實踐「永續海鮮」?消費者可以怎麼做?

 

吃好魚救海洋:英國如何實踐「永續海鮮」?消費者可以怎麼做?

2015 年台灣遭歐盟發了黃牌後,漁業署便開始積極打擊非法捕撈及漁工,盼能儘快撤除這張不名譽的國際標籤。當台灣還在氣喘吁吁地追趕著合法捕撈議題時,英國素人名廚 Hugh Fearnley-Whittingstall 早已深入源頭,揭露「硬性漁撈量」對永續漁業造成的傷害。其紀錄片在英國投下極大的震撼彈,短短幾個月內就吸引到 87 萬人簽字支持,也迫使歐盟修正原有規定,禁止將誤捕的魚丟回海中。

時過多年,漁撈量這個燙手山芋仍在英國議會中發燒,到底「永續漁業」(sustainable fishery)的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暗黑面?而消費者又該怎麼分辨市場上的海產?筆者這就帶大家到英國市場一窺究竟。

甚麼是「永續海鮮」?

簡單的說,就是避免枯竭海資源的海產:

就捕撈方式來說,過去大型商業漁船常用的底拖網、流刺網,也被稱作「死亡之網」,一次雖可捕捉重達幾百公噸的魚,但大小通吃的結果,造成沒有商業價值的小魚被隨意丟棄,既沒有上到消費者的餐桌,也沒機會繁殖下一代,成為過漁的凶器。而一支釣、延繩釣則是選擇性捕撈的一種方式,鎖定特有種,較能保護小魚,也因而成為永續海鮮的主要捕釣方式。

除了漁撈方式外,現存魚種也是重要指標:專家一般建議民眾多吃數量充沛的海魚,以免浩劫單一魚種。英國海洋保育協會(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製作了《好魚選購指南》(Good Fish Guide),就是要讓消費者知道哪些魚最好少買少吃。

在台灣,魚蝦是每日飲食基本菜色,因此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也發行了《台灣海鮮選擇指南》,教導民眾少吃稀有種,多吃常見種,以挽救日益枯竭的海洋資源。

有趣的是,英國人跟台灣人剛剛好相反,大部分的人並不喜歡吃魚。統計數據指出,英國超過一半的成年人每周食用的海鮮量,低於醫生建議的 280 公克(約一至兩片鮭魚切片),且絕大多數只吃所謂的 5 大暢銷魚:鮭魚、鱈魚、黑線鱈、明蝦及鮪魚。正因如此,過去英國沿海的 5 大暢銷魚數量遽減,不少英國大廚如傑米奧利佛、湯姆艾金森皆意識到「過漁」的嚴重性,出面倡導食用不同的海鮮──鯖魚、沙丁魚、鱒魚、淡菜都是歐盟海域數量很充足的魚種,只要學會烹調,一樣營養美味。

既然野生的魚快吃光了,吃養殖的就沒問題?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真正一語道出養殖業的弊病。

隨著野生海魚數量不斷下降,而食用人口卻未因此減少的窘境,養殖業聽起來是唯一的方法,但從複雜的生物鏈來看,養殖場的魚沒有外來的食物供應,如何健康的飼養呢?

其實,海裡的魚吃甚麼,養殖場的魚就吃甚麼。換句話說,本來就靠吃海中微生物及小魚的大魚,還是得吃這樣的飼料,飼料的來源正是那些漁船捕捉到沒有人要吃的小魚,經加工後,用以餵養一般消費者喜食的大魚。一公斤的養殖鮭魚要吃掉兩公斤以上的小魚,才能長成;這對已經脆弱的海洋生態,反而造成更大的負擔,也再次耗竭低層食物鏈。

此外,養殖漁業不侷限於單一國家,而是全球供應鏈的問題。舉例來說,魚罐頭往往來自東南亞如泰國、印尼、越南等,這些代工廠的魚飼料來源,幾乎不可考,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從底拖網、流刺網這種死亡之網下捕捉到的小魚。這樣的食品在全球市場販賣,英國的消費者很可能為了保護海洋,特地選養殖魚,反而栽入陷阱而不自知。

英國著名的 John West 鮪魚罐頭向來打著永續漁業的口號,吸引消費者購買;但其東南亞製造廠所用的魚飼料,正是黑心捕捉來的小魚。醜聞一爆發,大型英國超市皆拒絕讓 John West 的罐頭上架,直至 2016 年該公司拆除「永續海鮮」的包裝後,紛爭才告一段落。

那麼,「認證標章」有用嗎?

雖然「永續海鮮」的概念在英國已倡導多年,但落實到消費者市場的途徑仍相當有限。為了讓消費者安心,英國超市通常會標示出魚的來源及捕捉方式,這是目前購買永續海鮮最有效率的方法。不少國際性非營利機構如海洋管理協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水資源管理協會(Aquaculture Stewardship Council)及海洋之友(Friend of the Sea)等,也都有核發永續海鮮的標章。

不過,通過認證的漁產,通常比市價貴上 10%,且跟肉類產品相比,魚的價格本就高一些,一般家庭是否能負擔認證後的飲食成本,也是一個問題。舉例來說,一公斤的鱈魚或鮭魚大約是 22-30 英鎊不等(新台幣約 900-1,200 元),其他較珍稀的魚種如龍利魚(Dover sole)及鮟鱇魚(Monk fish),一公斤要價 27-35 英鎊(新台幣約 1,100-1,500 元)。在經濟的壓迫下,不少人可能選食鮭魚或鮪魚罐頭,但此舉反而違背認證永續海鮮的初衷。

更深入來看,即便消費者願意多付一點錢,採買所謂的良心食材,目前國際上尚無具有絕對公信力的統一標章;即便是知名的海洋管理協會,也只是透過獨立的認證公司,核發證書給通過稽核的捕撈公司,而非認證每一條捕到的魚。因此海洋專家學者曾建議,認證標章不應寫「永續海鮮」,而應改成「來自永續漁業公司」,至於現有的標章是否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國際有機超市龍頭 Whole Foods 的發言人雖公開支持認證標章,但他們也承認:「該制度未臻完美,仍有進步空間。」(a work in progress, not a work of perfection)。

身為消費者,可以怎麼做?

實際上,在歐盟執委會的規定下,英國的漁產地來源及捕撈方式已相當公開透明了。只是「永續漁業」被納入全球供應鏈後,不再是單一國家或地區就能扭轉的問題,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除了等待政府行動外,也應思考如何拿回控制權。

近年來環保團體提倡的消費者革命,已走出石化燃料為主的高汙染工業,擴及到一般民生日常用品。消費者買的不再只是產品本身,還考慮到附加價值跟形象。價格不再是驅動購買慾的唯一考量,消費者做決定的過程中還包含了社會責任與個人品牌再現。正如上例 John West 魚罐頭,食安嚴謹影響到公司的形象,也直接反映在消費量上。

那麼消費者該怎麼做呢?首先,購買任何魚產品時,主動詢問捕撈方式。這種土法煉鋼的方法,聽起來不怎麼有效,畢竟魚販說的天花亂墜,也難以追究真偽。但主動詢問會讓商家警覺到消費者喜好的改變,未來也更願意配合法規的變更。

其次,配合《好魚指南》,購買數量豐沛的品種,儘量吃當地盛產的海鮮,避免遠洋捕撈的進口海產。在英國,儘量少吃鱈魚及鮭魚,嘗試看看花枝跟淡菜;在台灣,竹筴魚及秋刀魚等洄游性魚種,是不錯的選擇。

以及,思考如何減少攝取動物性蛋白,無論是肉類還是魚類,在快速養殖的過程中,難免有用藥的問題,能否靠攝取不同的食物或蔬菜,取代大魚大肉的飲食,是永續飲食的一環。

最後,以行動支持漁夫!海中魚蝦數量減少是不爭的事實,市場價格未反應供不應求的狀況,顯示我們仍在靠超量捕撈來彌補消費市場。若能根據各人財務的狀況,堅奉「寧可吃得少,也要吃得好」的原則,採買明確標示出產地及捕撈方式的魚蝦,便能調整市場機制。個人消費習慣看似微小,但當一群消費者凝聚共識,就會對市場造成極大的震撼,或許從消費者端刺激捕撈業,遠比從法規端來限制更為有效!

來源: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1796

世界海洋日,喚起海洋保育的關注

海洋佔地球表面 72%,是地球最主要的生態系之一,更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從氣候調節、資源開發、交通運輸、和漁業捕撈,與人類關係密切。但人做為陸地的動物,以一般人而言,對於海洋的知識相對匱乏,海洋生態的保護和關注也相當稀缺。

為什麼關注海洋

海洋吸收了約四分之一由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因為儲存了93%溫室氣體所累積在地表的多餘熱量,導致海洋溫度升高,酸化、氧氣含量降低,嚴重影響了海洋生態和水下生物。加上人類對海洋的過度開發、捕撈、污染和破壞,讓海洋承受的強度不斷增加,因此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永續利用,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多邊談判的重要議題。

從人類生存角度,海洋資源是一種重要的食物來源,魚是蛋白質來源之一;150公克的魚肉就能提供成人超過一半的每日蛋白質需求。全球有32億人口依靠魚類做為基本蛋白質來源,因此先不論氣候暖化和海洋生態護育的環保層面,從糧食供應的角度,當養活數十億人口的海洋資源受到破壞而消失,同時也增加了對陸地生態系統的承載壓力,例如已經不斷減少的森林,和過度開發使用的農耕地等,海洋保護是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

2018年全球魚產量約為1.79億噸,其中的1.56億噸最終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統計,從1990到2018年,全球漁業捕撈產量成長14%,全球水產養殖產量從1990到2018年成長 527%,魚類做為食物來源的消耗,成長122%;即便出於自私的生存原因,人類應該致力保護海洋生態和水域資源,確保漁業和水產養殖的永續,和人類生存的永續。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4 Life Below Water

聯合國為了人類永續生存,訂定17項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其中關於海洋的是第14項 Life Below Water 保護和永續利用海洋生態和海洋資源,以促進永續發展 (Conserve and sustainably use the oceans, seas and marine resour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如果要展開細項目標,大致有幾方面:減少各式海洋污染和海洋廢棄物;以永續方式管理並保護海洋與海岸生態;降低和減緩海洋酸化的影響;有效規範並終結過度捕撈、及非法、不受規範、或毀滅性漁撈,設法恢復永續產量的水準;保護至少 10%的沿海海岸與海洋區域。透過立法和政策,回應落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 等現有區域與國際制度。

有趣的是,在許多關於SDGs重要性優先順序的調查問卷中,第14項 Life Below Water 總是排名倒數,相較於其他幾項永續目標,最不受關注。其實,若我們從消除飢餓 (海洋做為食物來源)、消除貧窮和經濟發展 (漁業養殖海洋資源開發等產業)、乾淨能源 (波浪發電、潮汐發電)、乾淨水資源和氣候變遷等其他SDGs目標整體觀之,海洋是關鍵角色,不能單一抽離來評斷。

珊瑚礁對於海洋的意義

海洋保育中,很重要的一個活動是珊瑚礁生態系的保護和復育。

海底的珊瑚礁生態系,覆蓋率雖只占海洋表面積的0.2%,卻有1/4的海洋生物在珊瑚礁生長,是海洋單位面積生產力最高、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如同陸地上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珊瑚礁是一個保護海洋種源的地方。

有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一輩子在珊瑚礁生態系長大,或者生命中某段時間必須在珊瑚礁度過,所以珊瑚礁生態系對海洋生物非常重要。有珊瑚,就有很多魚;珊瑚的結構減緩了水流,阻擋了大型的獵食者,提供了珊瑚礁魚類重要的棲息空間,因此珊瑚礁的保護和復育,能讓整體海洋生態逐漸恢復,孕育承載更豐富多樣的海底生物。

珊瑚生長需要石頭讓它長起來,所以會需要接近大陸陸地,因此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就很大,人為破壞、污染和氣候暖化,已經讓珊瑚礁生長棲地受到嚴重威脅。

根據研究指出,在台灣,海洋受到污染,珊瑚礁被泥沙覆蓋而死亡,海水的能見度越來越差。伴隨沿岸的開發和濫墾濫建,海岸腹地的土木工程密集,夏天的颱風暴雨,常會將陸地上大量的泥土沖刷到海裡,使海水混濁。而細泥沙堆積在珊瑚上,嚴重影響珊瑚的呼吸及進食,懸浮性顆粒也阻礙珊瑚體內共生藻的光合作用;沖刷到海洋中的營養鹽又造成藻類過度繁殖,這些因素將引起珊瑚大量死亡。

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秘書長陳映伶,就是長期投入珊瑚復育的海洋志工。被稱為珊瑚媽媽或海天使老師的她,2016年起在龍洞租下九孔池,與潛水教練和海洋研究者開始種養珊瑚。從整地和移除過去的人為設施,到移植珊瑚苗,讓九孔池的生態盡可能回歸自然。珊瑚長大,需要時間,陳映伶說「有期待,但不著急。」從海洋領悟到人與自然的規則,藉著九孔池復育珊瑚,守護海洋。

一般人如何守護海洋?

對於一般人,如何守護海洋?陳映伶秘書長建議,最簡單的方法,是「先認識你餐桌上的魚。」認識魚的名字,瞭解牠的生命週期。例如,少吃黑鮪魚、少吃魩仔魚尤其魩仔魚不知不覺就吃掉了海洋生機。根據水產試驗所的研究報告,魩仔魚是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牠們是海洋魚種數量及海洋食物鍊的基礎。若捕撈情況不改善,最後可能導至整個沿岸漁業的滅亡。

因為各地有各自的物種,台灣有本土的永續海鮮選擇指南,儘量不吃珊瑚礁魚類,以養殖代替野生,吃數量多的不吃數量少的。目前台灣有幾家水產業者,也會加上責任履歷,註明魚的來源出處和捕獲方式,消費者可儘量選擇有責任的漁獲來源。

再來,夏天到海邊可穿著長袖泳衣,儘量不要使用防曬油,因為溶解在水中的化學物質會對珊瑚礁、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造成損害;也不要把貝殼帶回家,因為這些貝殼是寄居蟹的家。

來源:今周刊

聯合國海洋永續發展願景

聯合國在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14與「2018年永續發展目標報告書」(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18)中,提出了海洋發展的目標及需注意的現況。

海洋與人類社會

海洋為生命之母,不但具備調節氣候的功能,亦蘊含豐富生物資源與能礦資源,維繫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經貿發展。然而,人類經濟活動影響海洋環境與生態,如:過度捕撈造成魚源枯竭、全球暖化海水增溫威脅珊瑚與浮游生物等海洋生物的生存、陸源性汞排放進入海洋食物鏈、人類活動導致過多的營養鹽排放造成海洋優養化,以及海洋塑膠廢棄物汚染等負面影響海洋生態環境的事例。若海洋環境持續惡化,終將危害人類族群的存續與發展。

國際社會意識到海洋環境惡化對人類生活的威脅,開始重視海洋永續利用與保護,並積極發展有效的策略與管理辦法。各國除了在各自國內研析海洋發展對策,亦積極透過國際合作,分享經驗與知識,透過定期追蹤與檢討,共同增進海洋的永續利用。

聯合國海洋永續發展目標

2012年,聯合國於「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發表「我們想要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於第五章提出研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規劃。2015年,聯合國在「2015永續發展高峰會」上通過以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之「2030永續發展議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並於次(2016)年正式啟動17個永續發展目標及其169項細項目標。

其中,SDG14(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4)與海洋相關,即為「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資源以促進永續發展」(conserve and sustainably use the oceans, seas and marine resources),共設有10個細項目標如下(各指標編號維持聯合國編碼方式):

14.1 在2025年以前,預防並大幅降低各類海洋污染,尤其是陸域活動造成之污染,包括海洋廢棄物及營養鹽。

14.2 在2020年以前,以永續方式管理並保護海洋與海岸生態,避免重大的負面影響,強化其韌性,並採取行動復育海洋與海岸生態,以使海洋健全且富生產力。

14.3 以強化各級科學合作等方式,最小化並因應海洋酸化的影響。

14.4 在2020年以前,有效管制漁業捕撈,終止過漁、非法漁業、未報告漁業、未受監管(IUU)漁業以及毀滅性漁業,並實施科學管理計畫,依各魚類之生物特性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魚的種群,需至少達到該魚類最大持續產量的水準。

14.5 在2020年以前,依照國家與國際法規與最佳科學資訊,保護至少10%的海岸與海洋區域。

14.6 在2020年以前,禁止造成魚撈能力過剩與過度漁撈的補貼、消除及禁止導入助長非法漁業、未報告漁業與未受監管(IUU)漁業之補貼,並認同「對開發中國家與最低度開發國家採取適當且有效的特殊差別待遇」應為世界貿易組織漁撈補貼協商的一部分。

14.7 在2030年以前,提高海洋資源永續使用對小島型開發中國家(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與最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的經濟利益,作法包括永續管理漁業、水產養殖業與觀光業。

14.A 參考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之《海洋技術移轉標準與指引》,增進科學知識、發展研究能量、及海洋技術移轉,以改善海洋健康,增進海洋生物多樣性對開發中國家發展之貢獻,尤其是小島型開發中國家與低度開發國家。

14.B 提供小規模生計型漁民能獲取海洋資源與市場進入之機會。

14.C 透過落實國際法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強化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呼應《我們想要的未來》內文中第158節,提供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的規範架構。

聯合國永續海洋發展之現況與願景

聯合國「2018年永續發展目標報告書」顯示在海洋永續利用與保護方面,有4點海洋永續發展現況需要留意:

  1.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符合永續發展水準的海洋魚類比例自1974年的90%下滑至2013年的69%。
  2. 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公開海域及海岸地區平均海水酸化程度增加26%,而海洋生物未曾面臨這樣的環境變化。
  3. 汚染與優養化持續危害沿岸海域。若各國不協力遏阻,2050年約20%大型海洋生態系統的海岸優養化程度將再增加。
  4. 截至2018年1月,共有16%的海域被列為保護區域,範圍較2010年擴大1倍。海洋生態多樣性關鍵區域的平均覆蓋率亦自2000年的30%增加至2018年的44%。

聯合國研析擴大海洋生態多樣性保護區、增進研究能量及增加對海洋科學的預算,對海洋資源的保育十分重要。為了永續管理海洋及應用海洋資源,未來各國須強化海洋相關的科學知識與研究能量。

海的猜想

一身黑褐色羽毛,略帶綠色光澤,雙翅狹長而尖銳,尾長、紅腳、灰色嘴喙的軍艦鳥,緩緩掠過港灣蒼穹,掠過眼眸。軍艦鳥經常在海平面飛翔,在上了年紀的漁夫印象中,牠是海洋旅行家,也是海洋大盜。因為軍艦鳥無法浸入水中捕魚,所以,四處掠奪白腹鰹鳥口中捕獲的魚,而白腹鰹鳥為逃避軍艦鳥的襲擊,也只能在汪洋大海中亂飛,凶悍的軍艦鳥不會輕易放鬆追逐行動,緊緊尾隨,直到過度驚嚇的白腹鰹鳥將叼在嘴喙的魚兒吐出為止,而在牠吐出魚兒的剎那,牠以優雅的飛翔弧度在空中將魚兒截獲,繼續拍著翅膀在蒼穹漫遊。

在基隆海域,遇見了軍艦鳥的午後,驚喜一直在臉上漾盪著……

街道有些許寒意,不自覺打了個哆嗦,瘦弱的肩膀隨著單薄的身子搖晃了幾下。這幾年來在這塊雖然有些熟悉卻又有太多陌生的土地上奔波,為了生活或生存的壓力,肩上的負荷似乎相當沉重,臉上皺紋深了,鬢髮泛白時,才警覺匆匆已過不惑之年。奔波忙碌的歲月,經常把自己當作是北方的侯鳥,當冬天快來臨時,會成群結隊往南方飛。飛越數萬公里的山岳與海洋,精準飛到一個未曾到過而且陌生的南方島嶼避寒,雖然無須知悉這座小島的名字,卻永遠記得這座小島是祖先避寒與繁衍下一代的地方。

出發前,候鳥們沒有辦法知悉南方島嶼是否依然存在,卻又不得不借助於它的存在,才得以完整解釋所感知的事象。恐懼難免,然而,候鳥卻堅持往南飛,以太陽和月亮或星辰為指標,只能觀照無知所帶來的恐懼,卻無法阻止無知所帶來的恐懼,與多年以前中國沿海居民,跨過黑水溝,在臺灣流浪的歲月,似乎沒有太多的差異?

港灣是熱鬧的。

雙翅狹長而尖銳的軍艦鳥緩緩掠過遠方蒼穹。

走在微雨後而濕潤的方磚路上,擦肩而過的人潮似乎少了許多。多年前,禽流感病毒蔓延,我正好在中國大陸漫遊,路過每年在天暖冰融後,都會迎來數以千計的候鳥到此棲息的密雲水,發現每年氣溫回升,候鳥就陸續返回棲息地,而位於北京的密雲水庫是牠們返回後的其中一個家。於是,有些人開始擔心會影響北京的水源,擔心候鳥會將疫情帶到水庫附近的家鄉。

當地官員認為沒有太多的後遺症。

因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候鳥,會在沒有出現症狀與飛回北京之前就會自然死亡,死亡速度非常快,連最後一眼的回眸秀麗山河的機會也沒有!

對候鳥來說,時間與空間都是虛幻的。對我而言,時間與空間也是虛幻的?

一如路過中國西部塔裏木河與「死亡之海」羅布泊場域時,立足於歷史的煙流中,隨著景觀的荒蕪,感受人與地的滄桑。

被稱為無韁野馬的塔裏木河,河水流量因季節差異而變化很大。

每當進入酷熱的夏季,積雪,冰川溶化,河水流量急劇增長,穿行於萬里荒漠和草原上,就像一匹無韁的野馬,在中國疆域咆哮著。我們越過綠洲、戈壁和金黃的胡楊林,來到三河之交的阿拉爾。阿拉爾在維吾爾族語中,是指鹿出沒的地方,然而,舉目所望,一直沒有發現鹿群的蹤跡。

也沒聽見鹿的鳴叫。

有點年紀的地陪,拉正了有點歪斜的寬邊布帽,苦笑著,聳了聳肩,露出無奈的表情。

昔日熱絡的樓蘭古城在不遠處。

因為缺水,只剩下幾處斷垣殘壁。地陪說,根據考古學家從樓蘭古城所獲得木簡文書推斷,當時的樓蘭,氣候濕潤、植物繁茂。漢魏時期的羅布泊,在古樓蘭遺址附近,當時北面的孔雀河,與南部的車爾臣河都匯入塔里木河,然後經庫魯克河,在樓蘭古城北注入羅布泊,羅布泊湖水孕育了樓蘭城的文明;後來,由於羅布泊北移,樓蘭城水源枯竭,樹木枯死,當年繁華的城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居民慌恐棄城逃走,尋找新的水源。羅布泊遷移的原因,是由於塔里木河流水和風攜帶大量泥沙沉積湖中,湖底逐漸淤高,終於使塔里木河無法流入而只好改道。於是,舊的羅布泊乾涸,新的羅布泊得以形成,而新的羅布泊仍免不了遭同樣的厄運。

羅布泊為蒙古語,意思是眾水匯集之湖,史書記載「合受偏西眾山水,共六七支,經流四千五百里」,今日,已是乾涸的沙漠了。羅布泊雅丹地貌之奇特地形,是最壯觀的自然景觀。

羅布泊古稱鹽澤或薄昌海,而我們依然沒有見到高原中的海。

漢代以前,羅布泊是西域最著名的大湖,以後湖水漸少,湖面漸小,到一九七○年代完全乾涸,成了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原,地面一層堅碩鹽殼,反射出白色的光。昔日盛極一時、繁華興隆的絲路南道,如今成為風沙漫飛的荒原,令人唏噓感傷,沙漠西北人口眾多的古代樓蘭王國神祕消亡,更是令人難解的一個謎。近代,羅布泊遷移問題的爭論,讓人唏噓感傷。

路過時,羅布泊荒原是茫茫的鹽漠和一片片風蝕殘丘,這座生命之源的湖泊,目前是戈壁、沙漠、鹽漠與風蝕殘丘,鹽漠最為浩瀚。地陪說,如果從高空俯瞰,高低起伏的鹽殼地帶,猶如大海的驚濤駭浪。羅布泊大量鹽是怎樣生成的?從塔里木盆地形成之日起,羅布泊便匯集塔里木河、孔雀河、且末河及疏勒河等大小河流的尾水,成為一個巨大的積水、積鹽區域。由於羅布泊地極其乾旱,猶如一個巨大的天然蒸發器,匯集到窪地中的水分和鹽分,不斷進行蒸發和濃縮,直至變乾,最後,鹽分在窪地的地表大量聚集,形成一望無際的鹽鹼地。

鹽,令人想起了濕地。

許多叫不出名字而罕見的水鳥,飛過蔚藍的蒼穹,於涼風微微的日子裡,任何一隻水鳥自眼眸飛起,都是一首美麗的詩,記錄北臺灣香山溼地曾經擁有的風華!

一群群叫不出名字,即使在賞鳥圖鑑上仔細比對,有時候仍然難以釐清身世的水鳥,或高或低飛過眼眸,或靜靜站著不動,如已倦怠的流浪漢露出的軟弱眸光,似乎擔心著還沒有著落的午餐。

路過時,懷疑基隆海岸線,究竟還能孕育多少的生物?

遠方低空飛過的水鳥,一路悲鳴著,莫非已警覺到在海岸群集的生命已一寸一寸被人類的無知所摧殘?

想起了年少時生活的困頓,在海邊居住時的歲月,由於越過了屋後的防風林,就是濕漉漉的沙灘,是蔚藍的大海,閒暇時,村子裡的人會帶著水桶與圓鍬,沿著沙灘追捕招潮蟹,帶回家當作餐桌上的海鮮。

招潮蟹的行動快速,似乎只要聽到腳步聲靠近,立即迅速移動身子,或躲進沙灘上洞穴裡,於是,我們就用圓鍬沿著洞穴延伸的方向,一直往下挖,很容易發現受了驚嚇的招潮蟹,假裝死亡的模樣,一動也不動以身體和泥沙同色系的優勢,想鬆懈狩獵者的警戒心,然而,每次都無法逃過我們的獵捕!

曾經花了很長的時間觀察招潮蟹奔竄的行徑,也對招潮蟹的生活習性有了初步且粗淺的認識,想起台灣招潮蟹求偶行為,也令人忍不住想笑。

雄性招潮蟹求偶時,會垂直揮動大螯,而且經常是許多隻雄蟹,同時對一隻遊蕩的雌蟹進行求偶,求偶成功後,雌雄蟹會在洞口或洞內進行交配,雌雄配對後,雄性招潮蟹會在洞口建築高大的煙囪突出物,向其他的招潮蟹告知自己的勝利!也許,招潮蟹勝利的手勢一直沒改變,然而,喜悅的歡呼卻是永恆的,如潮水拍打著沙灘,記錄著招潮蟹曾經擁有的風華?

我們選擇了一處不容易騷擾飛鳥的沙灘,停下了腳步,靜靜觀察螃蟹自眼眸中的爬行路徑,觀望遠方水鳥飛過蒼穹的浪漫!

一群不知名的水鳥斜斜飛過眼眸,朝遠方的防風林飛去。透過相機的觀景窗望去,喜歡定點休息,隨漲退潮而在潮線間上下移動的不知名水鳥,在遠方逗留,我們盼望中的水雉一直沒有出現。

基隆海岸應該是看不到水雉的!

臺灣水雉的族群數量已逐漸下降,多次路過西部海岸溼地,一直沒有見到水雉的身影,也許想看到水雉歡喜覓食與飛翔,除需要幾許的福氣之外,還需要長時期的等待,等待生態環境的還原,等待水雉對這片土地的眷戀?

遠方,一群沙蟹,走進漁夫的網就回不來了,只有潮汐跳著水花的岩礁,抹黑臉,控訴貪婪遊戲,有人嚴重犯規。漁夫在沙灘守著夕陽,魚網上斜掛的是冷風的寂寞。

來源:中國時報/鄧榮坤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622000665-260115?chdtv&utm_source=dable

 

長江生態與漁業平衡兩難

長江禁漁10年政策,對於大陸政府而言,是扭轉生態與漁民生活如何平衡的兩難課題。但若不做,不但長江會面臨無魚可捕的窘境,靠著長江捕魚為生的近30萬漁民,也將面臨無法維生的命運。

其實,長江漁民們曾經有過好年歲,1980年代的「黃金10年」,因為工具的改進讓捕魚的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各種馬力的機帆船穿行於鄱陽湖的水域間,捕撈用柴油機也代替了人工推絞車起網,大型連網開始普及。但這個「黃金10年」太短暫了,因為變化來得太快。首先是以1992年上海浦東開發為標誌,上游的林地、草地面積明顯減少,中下游湖泊、濕地大面積萎縮。與「長江大開發」相伴的,則是採砂氾濫。

其次,魚越來越不好打了,漁民開始想辦法,從1990年代起,船家都開始用電網。漁民並非不知道,電網捕魚對魚不好,但不用電網就打不到魚,這是一種「斷子絕孫」式的捕撈方式。一張電網下去,大小魚全死光,沒撈起來的也死在湖底,少數存活下來,性腺發育也受損,繁殖能力基本喪失。高壓電流下,蝦、貝殼、藻類、浮游生物也大量死亡,整個水域的生態平衡被完全破壞。

其實漁民也知道,打漁非長久之計,也不願孩子繼續打魚。一來是打魚太苦,希望孩子讀書走出漁村。二來是漁源愈來愈枯竭,愈來愈打不到魚,收入也不斷減少。但是大家都不願意捨棄「竭澤而漁」的撈捕方式,甚至「斷子絕孫」的電網捕魚,成了惡性循環。

禁漁10年是大陸政府不得不祭出的激烈手段,這是維繫長江生態的必要之惡,雖然對於靠打魚維生的近30萬漁民而言,是生活改變的開始,難免惶恐不安,但只要安排妥當,能讓長江未來還可以看到魚類悠游其中,還是能兼顧生態與漁民生活。

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1211000209-260309?chdtv

來源發布日期:2019/12/11

遠洋監控奏效 海大助我脫離漁業黃牌

全球漁獲資源減少,台灣遠洋漁業2015年因非法捕撈遭歐盟「黃牌」警告,恐面臨嚴重制裁,衝擊每年500億元漁產輸出,國立海洋大學研發「深海9號」資訊系統,歷經4年努力,助漁業署全天候監控1200艘遠洋漁船動態和漁獲量,成功從黃牌名單順利除名。

2015年10月台灣被歐盟列入打擊非法漁撈地區,漁業署祭出多項變革,要求漁貨申報漁船掌握漁業生態與數量,但因申報手續繁瑣,船隻還需標示捕撈經緯度,引來擾民且有效紀錄的疑慮,隨著新世代海洋系統問世,助我國從黃牌除名,更榮獲農科獎肯定。

海大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許為元團隊開發全球最先進的漁業管理資訊系統「深海9號」,整合國內原有漁業相關的數據,包括船舶定位、電子漁獲回報日誌、漁獲管理、衛星圖資地理資訊,並與全球漁業觀測合作,參與國際打擊非法漁業作業。

許為元指出,藉由新世代海洋資訊系統,漁業監控中心可24小時、全天候獲得最即時遠洋漁船捕撈地點,透過總量統計、快速比對各項資訊與交叉查詢,以及智慧型判斷並警示違法事實、同時還具備海上危機預警功能,守護漁民財產安全。

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117000771-260107?chdtv

來源發布日期:2020/1/17

Alphabet最新研發 辨識魚類AI系統

Alphabet旗下專門進行射月計畫的X實驗室繼自駕車、高空網路氣球之後,近日正積極研發一套全新人工智慧(AI)系統,號稱能透過水中攝影機來辨識追蹤海裡每條魚,旨在協助養殖漁業永續發展,減少野生魚類捕撈。

這項代號「潮汐」(Tidal)的研發計畫已進行三年。這段期間研發團隊和歐洲及亞洲多個養殖魚場合作,運用水中攝影機及電腦視覺等AI技術來追蹤鮭魚或鰤魚。

X實驗室主任泰勒(Astro Teller)表示,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降低全球人類對牛肉、豬肉這類陸地生物蛋白質的依賴,同時也希望促進養殖漁業永續發展,來減少傳統漁業對海洋造成的傷害。

泰勒表示:「拜人類所賜,海洋正在崩壞,因此我們必須有所改變。既然短期內人類不可能停止吃魚,我們更應思考如何才能在吃魚的同時盡量維護地球?」

參與潮汐計畫的研究員Grace Young表示:「發展水中AI系統難度非常高,因為海底既黑又冷且海洋是殘酷的。」除了海水鹽分會侵蝕電子裝置,水壓也會隨深度而加壓,水溫也能在短時間內掉幾十度,種種環境因素都提高研發難度。

研發團隊還要建立龐大的魚類資料庫來訓練AI系統,但團隊看好這套系統日後能藉由不同魚類的身形與游動方式來辨識,甚至一路追蹤每條魚的生長過程。

潮汐計畫負責人大衛(Neil Dave)表示:「魚類在水中發出的訊號瞬息萬變,單靠人類肉眼無法觀察到。」他認為這套AI系統收集的數據不僅能幫助養殖業者掌握魚群健康狀況,也能隨時調整飼料、減少廢料,長期下來可望扭轉外界對養殖漁業濫用抗生素的印象。

未來這套AI系統還能應用在海洋生物追蹤,協助研究單位追蹤鯨魚及企鵝這類瀕臨絕種的海洋生物。

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303000275-260203?chdtv

來源發布日期:2020/03/03